杠杆游戏的终结!央企退出房地产、房价难再上涨,老业主血亏百万

图片

市场上有这么一段论证,房价跌幅如果≥30%,那就意味着购房者首付已经跌没了,房产几乎沦为不保值资产。

但这段话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了,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市场上房价跌幅小于30%,都已经是很仁慈了,而跌幅超30%甚至腰斩到膝盖的房价,才是现实状况。

请问,你的的房子现在还值多少钱?

好久没有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了,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目前没什么好说的,在经济疲软、收入下降、房价下跌、房地产市场不见底的当下,更多依赖利好、放开的政策支持。

图片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房价跌了,你现在卖是亏本,不卖至少还保本,但房贷你要继续还,房贷不会因为你的房价跌了,它就能少还。

前段时间看到广州全面放开限售限购限贷,大家都热议,这可能会再次掀起房价上涨热潮,仔细想想,韭菜就这么多,割完了也就没了,剩下的都是没钱和观望群体。

图片

瑞银最近发出的一份中国住房报告,从房价预期、买房意愿和固定资产保值这几个方面,反映出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问题。

先叠个甲,瑞银的数据统计,我不敢说100%准确,但至少现在这是现阶段楼市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房价预期。

过去几年房价不断创出新高,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这个时候大家对房价的预期是长期看涨。

所以过去几年房价是不能也很难跌下去,因为下面不断有一波波的买房者托着,大家都捧着钱进入市场,资金充足,这跟牛市时的A股是一样道理。

图片

但是现在变了。

按照瑞银的调查,有接近42%的受访者认为房价在未来1年,还会继续下跌,仅有15%的受访者坚定房价会涨。

这当中有15%的人认为房价会跌超20%,37%的人看跌10-20%不等。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5月70城房价,除上海外,其余一线城市房价都开始缩水,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2%,三线城市跌0.3%。

二手房方面,二三线城市价格环比下降0.5%,且在持续扩大。

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

图片

澎湃新闻报道,广东一业主在2024年5月购买深圳南山区某小区商品房,以1354万成交,但是在今年的2月份,开发商却降价销售,调整了该楼盘7-42楼部分房源备案价,导致此前业主买的房子,不到1年的时间,就比降价房源多出近300万的价差。

开发商根据市场情节,动态调整售价,我觉得这没有问题,不同时期面对市场不同环境,给出不同价格,放在经济学和市场逻辑里,也没问题。

房价涨的时候,大家统一默契接受,房价如果跌了,必然同心协力大闹售楼处,然后要求退款退差价。

这你受得了吗?

房价跌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固定资产不保值了。

图片

过去房价这么高,为什么大家还争着抢着去买房,难道真的是人傻钱多?

答案很简单,因为房子保值。

这和前几年房价不断上涨和居民看涨预期,密不可分。但现在这个情况变了,市场不景气、价格一路走低,导致很多人的房子买入价,已经严重高于市场价。

瑞银统计数据,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房子现价还高于买入价,47%人群的房子现价,低于当初他们的买入价。

目前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都已经跌破他们当初买入价,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买房者都在亏损,这不是件好事,说明现在的固定资产已经不保值了。

当房子越来越不保值,买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这是解不开的“恶性循环”。

图片

调查显示,目前有48%的收房人群在未来1年没有购房打算,而去年9月,这个数据是36%。

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都双双下滑,分别是-3.8%和-2.9%,说明市场的买房意愿在走弱,房子是越来越难卖了。

1-5月新增的居民贷款只有10.68万亿,其中住户贷款增加5724亿,是2009年以来的新低。

这说明什么?

说明买房的人一路走低,甚至跌至谷底,至少这个数据和瑞银的是比较吻合。以目前行情来看,这几年房价下跌的幅度还是很大的

图片

房地产市场正从以前香饽饽沦为现在的鸡肋,连央企业坚持不住,打算退出房地产业务了。

中交地产在6月17号的一份重大资产出售草案里,明确以1块钱的转让价格,卖给了中交房地产集团。

而退出房地产市场的原因也很简单,亏损的太严重了。

2023-2024年,中交地产归属母公司的利润分别是,-16.11万亿和-51.79万亿,两年加起来亏损接近70亿,这个数字对于一家房地产公司来说,不算多,但中交地产的总负债已经达到576亿,压力是非常大的。

图片

从前面瑞银统计的买房意愿、房价下跌趋势、房产不保值数据来看,整个市场都在收缩,而房企数量还依旧这么多,狼多肉少的状况,根本养不活这些房企。

2024年的房地产销售面积只有9000多亿平米,而2021年却高达18亿平米,销量腰斩近一半。

市场的不景气,即便是不差钱的国企也出现亏损,坚持不住要退出市场,很明显,房地产市场已经在大内卷,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房企难以坚持下去,不要在迷信国央企还是民企,在面对市场、经济、大家都不消费的情况下,房价难以再上涨,也是杠杆游戏的终结。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房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