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竞赛”、“游学研学”……暑假将至,警惕这些变异学科类培训

暑假将至,为全力保障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近日,哈尔滨市道外、松北等区就暑期校外培训相关事宜向广大学生、家长及相关从业人员发出提醒:警惕“违规竞赛”“游学研学”“托管看护”等变异学科类培训。

合理安排学生假期生活

假期是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黄金时间,也是家长与孩子深入交流、拉近亲子关系的宝贵机会。我们真诚希望家长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育子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科学合理安排孩子暑假假期生活,加强孩子体育锻炼,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睡眠时间,切实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

不参加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教育部于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有偿开展校外培训的;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有偿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校外培训的;以咨询、文化传播、素质拓展、竞赛、思维训练、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夏令营、托管等名义有偿学科培训的均为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同时国家“双减”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所以,在暑假期间以幼小衔接、小升初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初中学科类内容的培训都是违法行为,请家长务必仔细甄别!

理性参加非学科类培训

暑假期间,您的孩子可以参加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活动。建议您理性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家长在孩子参加非学科类机构培训时一次性缴纳费用不能超过3个月(或60课时);务必通过银行托管账户缴纳培训费,并积极索取与机构名称相一致的收费凭证,主动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切实维护好、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为减轻孩子的校外学习负担与家庭经济负担,请您不要让孩子参加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我们诚挚提醒家长朋友,要充分认识违规培训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和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资金风险,要坚决抵制违法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切实保护自身利益。为防止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以“众筹私教”“一对一”等隐形变异形式逃避监管等问题发生,各区将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暑假期间联合检查。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吕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