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长城!

图片

7月1日,一条庆祝长城汽车35周岁生日的视频火爆网络。

魏建军说,每年的7月,长城都会特别重视。但在35周年这个特殊节点上,会第2次用短片来讲述,长城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

5年前,一句能挺过明年吗?魏建军把长城30年来的造车的“成就”一把清零,冷酷的给这家发展中的企业,泼上一瓢凉水!人们接受这样的“出场方式”和“倾诉风格”原因是这很魏建军;5年后,预告中的魏建军,选择了娓娓道来,袒露心声。5年弹指之间,透过结果人们既看到了乱象判官魏建军,也看到了办法永远都比困难多的长城汽车。

于是恭贺声中,人们甚至开始期待这条名为“年方35”的短片,到底会阐述一个怎样的长城故事?

半年累计销售57万,新能源增长明显,全球化取得成效,高端产品增幅显著…显然,结果证明长城早已挺过“明年”。如今面对5年的改变和35年的沉淀,人们期待的早已不只是一条短片,而是一个新时代中更立体的长城!


|老杨头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从保定,到potting


每每有人谈到“走不出保定,长城造不出高端”,魏建军都是不认同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定人,他很清楚,这里的人安土重迁,性格单纯。相比外界浮夸的声音,对长城这个简单的体系来说,未必全是好的!
和汽车打了30多年交道的魏建军,见惯了喧嚣、浮夸再到后来跨界背后的浮华。他始终希望,在这个他热爱的行业里,先要多一些“守艺人”,少几个卖艺人!之所以扎根在保定,长城就是要先做好别人眼里的傻事儿。
图片
五年前,长城决定要奉行和华为一样的压强原则,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役。尤其是在关键技术上,继续奉行过度研发,精准投入的原则。试图集中优势,重点突破,谋求在创新技术的迭代上持续先发。
5年后,长城用时间证明,在保定也可以做到比高端更高端!去年,长城20万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长六成,平均单车收入连续5年增长,截至目前,坦克品牌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70万,在人们看到漫山遍野皆是坦克的现象背后,是长城汽车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持续提升带来产品结构优化的显现。
图片
为了验证全新蓝山城市NOA的效果,魏建军两次全程直播挑战无高精地图的保定和复杂路况的重庆;为了让长城做好高山,魏建军买了五辆阿尔法进行研究,保定人执拗的性格在魏建军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长城用结果告诉今天所有人一个最朴素的道理:“造不出高端的产品,中国汽车永远拿不出能上台面的高端品牌”。
于是魏建军才说,斯图加特也是农村,那个地方它比保定还偏!之所以举这样的例子,魏建军不是一定想要说服谁。他不过是希望,大家别忘了汽车的竞争,本质上拼的还是技术,比的是规模和成本,从来都不是地域,而是企业的底蕴。一家企业与一座城之间,从来是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才有WEY的logo做成保定的旗杆,Potting也从地名成了长城品牌的符号。
在魏建军的眼里,长城先做好自己,比在哪儿才能做好自己,更重要!
图片
扎根保定,做好汽车的守艺人!过去5年,魏建军还为长城和potting走向世界,积攒了一大把武器和弹药。自研的4.0tv8发动机、定位百万级的超豪华品牌,对标劳斯莱斯法拉利、在Hi4混动架构上,完成3.0 TV 6发动机的技术迭代;水平对置八缸加8 dct动力的高端摩托车品牌……就像长城30年,魏建军说过的那样,长城汽车一定要走出去,就算死,也要死在高端化和国际化的路上!

2



今天不做增程=10年前不造「轿车」!


长城做任何一项战略决策,既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非对即错。就像2025年,长城不做增程的决定。可惜「打死不做」是外界希望听的,而不是魏建军想传达的。舆论眼中的魏建军,是态度鲜明的,言语是暴戾的,但这不是真实的魏建军,只是舆论希望看到的魏建军。事实上,长城每次战略决策,是要严格按照市场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的。
图片
在对手寄希望跟风增程,来解决一定规模问题时,魏建军看到的是长城的规模基础是要建立在线性技术体系上实现的;在对手还在思考要如何通过动力模式的创新,作填补充当一款新产品去收割市场时,魏建军看到的是增程市场占位愈发清晰,但颓势显现;在对手看重增程在如何解决综合续航,来承接既有燃油车基盘时,魏建军看到的是增程中高转速场景的能量传递链路太长,而长城既有的Hi4的混联系统已经通过直驱缩短2/3的路径,提高了13%的效率。
图片
长城对任何战略路线的思考和选择,从不是靠拍谁的脑袋、看谁的喜好来定的,而是基于长城现有的技术特征,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长期发展的总和需求得来的。
就像2015年,魏建军决定长城要做“窄”,决定了要暂时放弃轿车,并当下立断,聚焦对哈弗分网,把轿车产能划拨给哈弗H6。当时所有人都在担心,忽略轿车的长城是被担忧的。但结果,证明了长城聚焦的正确。彼时,不做轿车在外人眼中的挑肥拣瘦,魏建军看到的,则是当时自主、合资一股脑入局轿车,市场的“卷”,让当时长城的轿车投入产出甚至不如皮卡。
图片
无论是10年前的暂缓轿车,还是10年后的不选增程。劝诫长城入局是出于生意人的思考,但不做选择,是长城立足技术者的判断。
在同样需要“聚焦”才能反内卷的年景里,长城做什么,不做什么,魏建军都是结合着自己的资源特点和产业厚度以及是否和市场需求做更好适配来决定的。
就像当年魏建军总形容自己的那样:长城的决定是价值感驱动做出的选择。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清楚的是长城用户的需求阶段性是什么?长城要做的是满足用户的欲望而不是自己的欲望“私欲就像天空是没边没沿的企业的发展也是讲究最大化的赢,所以为什么战略往往都是做减法。因为魏建军很清楚,如果想要鱼又要熊掌的时候,企业战略就会非常不清晰。

3



长期者的时代,时代里的长城!


但凡倒过长城总部的人,都记得在长城大楼前,有一块叫「前车之鉴」的石头。上面写道:“2007年,因为顾客价值识别不充分,导致精灵车型定位不准确。”它被立于2010年,是长城发展20周年的这特殊节点上。而这块“耻辱碑”,长城不是立给外人看的,是立给自己人看的,魏建军希望这家企业要拥有反省的力量。
图片
因此,在长城的园区里,有风险路、生存路,公司里的人工湖也被叫做精益湖!做这些魏建军的初衷,就是希望长城汽车时时刻刻都要有危机的意识。于是2010年到2025年,这15年,长城不敢保证一款产品推出最后成功与否,但可以保证,没有再“盲目”推出任何一款产品。
每年,长城都要召开公司反省大会,这是长城一个不被外界理解的内部规矩。有人总结过这个规律,越是长城发展好的时候,反省会的召开的频率越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五年前正处在上升势头的长城,要把自己主动放在挺不过明年这样极度悲观的气氛中。
居安思危!是今天魏建军总让外界有反差感的原因,也是支撑着长城汽车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在魏建军的眼里,自己和汽车打了一辈子交道,长城过去的35年,也面临过一个又一个的不确定性,可当不断有人去用规模去粉饰和掩盖行业虚弱时,魏建军开始了一次次通过公开的方式去表达遗憾,这都源于他比别人对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有更深的理解:造好每一辆车和造一辆好车,都不便宜。
图片
在今天纯电车都亏损特别严重,无法形成一个商业闭环前,长城坚持要走全动力的产品模式;在看到被资本裹挟的行业是不健康的,长城坚决从不会迎合资本鼓吹规模的泡沫;直到当魏建军看到老车主被刺,演变成如今新车主被刺,他无法解释,到底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10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
去年,长城汽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的8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1%,利润率接近20%…取得的成绩,长城过去五年走的发展路径靠的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是迭代转型中,围绕每一次技术的不断整合下才最终实现的结果,于是也就有了人们常说的长城技术的森林生态体系!
图片
有了小到一颗螺丝,大到一个座椅、车灯,有了从发动机,变速箱再到电池,构建起了,人们看到的坦克平台,有了坦克的产品能够通过灵活组合模块儿快速组成全新的产品线。就是因为能够像拼乐高一样造车,才确保了长城能让大功率发动机与p2电机,能够在1台车上同时出现。魏建军很清楚,汽车,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大投入,慢产出,长链条的行业。
长城汽车之所以能够迭代,能够走到今天,背后靠的是过去35年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从专注、专业到专家的一个成长过程,是从技术对标到技术立标的质变效应。相反,从来都靠一招鲜就能通吃天下!
如今,年方三十五的长城,魏建军之所以还要再用一条短片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无非是希望更好透过产品和技术,来让用户和消费者去看到长城更多的一面,也要让人们通过长城看到一个更立体也更加真实的时代,时代是有长城的时代,长城,也是时代下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