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寻常百姓家最不缺的粮食,被大家做成了各种花样的美食,豆浆、豆皮、豆干、豆腐、豆瓣酱以及熬制各种粥。在我的记忆里,它被大家拿来生豆芽,常见的有绿豆芽、黄豆芽和黑豆芽。
村里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当年的好豆子拿来生豆芽,陈年旧豆拿去豆腐坊磨豆腐。生豆芽有很多讲究,豆子不要陈年旧豆,怕豆子太硬发不出芽,必须是当年种的最好。生豆芽全程必须保证手干净,不得沾染半点腥荤油脂,不然没等豆芽长出来,豆子就发粘腥臭了。豆子必须是颗粒饱满的,对于那些残缺的、压扁的、干瘪的必须逐颗挑选出去。母亲拿出三碗豆子(黑黄绿豆各一碗),选豆子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兄妹三人,我们会专心筛选,时不时问问某颗豆子的去留。把碎的小沙石和烂豆子剔除干净后,将选好后的豆子放在大盆里,找来温水浸泡一夜,第二天豆子喝饱水会沉在水底下,不合格的会飘起来取出,简单淘洗一遍把它们装进盆里面,找几块儿干净的白洋布盖住,等待发芽。
第三天会看见小豆子生出小芽,拿清水浇一遍,保证豆子都沾上水保持湿润,拿干净的笼布把水控尽,拿白布或者纱布毛巾盖好,上面压一块压菜石头,为的是豆子生长时那股子韧劲大,顶石头能一起发力,到时候生出来的芽子粗壮。如此操作等上五六天,就生好豆芽了。接下来就是拣豆芽皮,拿水漂洗一遍,上面漂浮了一层,大体捞出以后,剩下的人工挤剥,一个个收拾干净了,在热水锅焯一遍,笊篱捞出冷水浸泡,这样能保存得久点。
冬天绿豆芽生起来就费事多了,出来芽的豆子会装进一个底下有洞的小瓮里面,拿干净的布子和石头压住,每天换两次水,白天把瓮放在炕头上,晚上换完水再放在后炕下面,同时拿小被子围着、衣服盖上,生怕温度不合适,豆芽还不能见光,不然会变红。每次换水还要看水的颜色是否清澈,保证没有浑浊,十天左右等到石头顶出小瓮坛子来,这样子生出来的豆芽各个白白嫩嫩的,茎也粗壮。生好的豆芽用水把撑破的豆皮冲掉,拿簸萁轻轻簸上两遍,把皮扫干净了,一部分留下现吃,大部分为了保存就焯水两分钟后再过一遍冷水,最后拿盐水腌在一个小缸里面。
夏天生豆芽很是简单,院子里找一片干净的沙土地,豆子往里一扔,每天拿上喷壶早晚喷洒一遍,五六天刨起土来取出发芽的豆子洗干净做菜,味道更是鲜美。生好的豆芽,黄豆芽调凉菜,黑豆芽炒菜,绿豆芽做个汤。豆芽菜烹饪起来简单随意,调凉菜时加入盐、酱油、醋,热锅烧油,加点辣椒花椒,往菜上一浇,加上葱花是一个味,换成香菜又是一个味道。豆芽又很百搭,胡萝卜、黄瓜、豆皮、肉丝、粉条、菠菜、鸡蛋,可荤可素,营养丰富。
豆芽菜品极普通,因其形状像一柄如意,又被人们称为“如意菜”,无论是逢年过节、家族团聚,还是结婚娶妻、孩子满月、各类宴会,饭店餐桌上总少不了这道菜,我想人们不单是为了它的营养价值丰富,更是为取其吉祥如意、幸福平安的寓意。就像豆子的生长一样,对土壤环境要求简单,能够深深扎进泥土、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开花结果。那种拼搏进取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态度也带来了更多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