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能帮个忙吗?
车子没电了,推不动……”
大爷语气中带着焦急
近日
一位老大爷在一位年轻女子的陪伴下
来到义乌市稠江街道专职消防队求助
老人姓毛,今年78岁。当天上午,他独自驾驶新买的电动三轮车从东河出发,到城里维修助听器。没想到返程途中,这辆才使用第二次的新车突然“罢工”了。毛大爷赶紧联系了电动三轮车销售店。没多久,一名女店员顶着酷暑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电量耗尽导致车辆无法启动。店铺远在一公里外,沉重的三轮车难以推行,摩托车也无法拖拽。正当两人一筹莫展时,路边一块醒目的“消防便民服务暖心驿站”标识牌给了他们希望。“要不去消防队问问?”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们来到了消防队门口。
了解情况后,消防员二话不说,立刻帮老人的电动三轮车充上电。店员因店里只有她一人值班,先行离开,留下毛大爷等待充电完成。
天气异常闷热。细心的消防员用亲切的义乌方言与毛大爷拉起了家常,安抚他的情绪,并递上一瓶冰水解暑。考虑到充电需要近一小时才能确保老人安全到家,而时间已近中午,消防员热情地邀请老人:“阿公,饭点了,天这么热,到里面吹吹空调,顺便吃中饭吧!”说着,便为毛大爷打来了一份热腾腾的午餐。
在消防队接待室里,毛大爷一边吃饭休息,一边与消防员聊着天。这份在困境中及时送上的关怀,让老人深受感动。他双手合十,连连向消防员表达谢意。
充电结束后,细心的消防员发现三轮车的黑色坐垫已被烈日晒得滚烫,担心老人坐上去不舒服,又主动找来湿布仔细擦拭坐垫为其降温。看着消防员忙前忙后,连这样的小细节都考虑到了,毛大爷感动不已。临行前,他动情地说:“谢谢你们!你们消防员真好!不仅会救火,还个个是热心肠,这么照顾我们老人家,辛苦你们了!”
这温情的一幕,正是义乌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化“枫桥式消防救援队站”建设的生动实践。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支队在全市基层消防站及14个镇街专职消防队同步推进创建工作,致力于打造与群众“贴得紧、联系紧、防得好、救得早”的消防力量。通过整合灭火救援、隐患排查、消防宣传、便民服务“四队合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其中,24小时便民服务站依托营门岗哨设立,充分发挥消防救援队伍全天候驻勤优势,为过往群众免费提供饮水、应急药品、手机充电、雨具等贴心服务,将“服务全天候、便民不打烊”的承诺,实实在在地融入城市街角的每一次援手之中。
编辑丨黄佳琪
审核丨郑育政
终审丨徐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