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中国穿过历史的三峡,会如何评说2025年上半年发生的一切?
先是以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在全球掀起风暴。几乎同一时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披荆斩棘,杀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名。
硬科技和软实力迎来“双丰收”,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新年礼物了。
数月后,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开启了向全球,尤其是对中国的极限施压。中国迅速予以了超过外界预期的强硬回应。多轮隔空“交手”后,特朗普政府释放出了缓和的态度。
一热一冷,让每个中国人真切感受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一背景下,九千光年图书工作室的第二本书《寻龙诀:“六小龙”为什么出现在杭州?》正式出版。它集合了九千光年团队对杭州创业创新的深度观察,讲述了一群人、一批公司和一座城的奋斗故事。
《寻龙诀:“六小龙”为什么诞生在杭州》亮相2025杭州全球青年创业者武林大会
新的“东方神秘力量”横空出世
这些故事里包含了新的“东方神秘力量”横空出世。百年前,西方眼里的“东方神秘力量”是魔术师金陵福的古彩戏法。百年后,新的东方神秘力量变成了《2001太空漫游》作者阿瑟·克拉克口中的:“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像魔术一样。”
一马当先的DeepSeek,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中美AI角力的格局,让原本被OpenAI和英伟达书写的AI史诗多了一个来自东方的主角。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仅靠开源,实现了大模型和AI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惠。
摄影 陈中秋
这些故事里包含了一座“硅谷天堂”的崛起。20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杭州调研时就曾说,杭州过去是“风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
说长不长,这座活力创新之城下定决心大踏步打造“中国硅谷”,至今也不过25年时间,却难得地始终没有偏离主航道,最终形成了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民营经济的良性互动,成就了杭州有口皆碑的营商环境。
这些故事里也包含了一家媒体深度参与城市创业创新氛围的营造。从2016年开始,九千光年小组就开始挖掘和报道宇树科技们,主导的自有IP未来生活节成为它们直面用户的舞台。
2017年,首届未来生活节,被称为“第七龙”的Rokid亮相,排队的人络绎不绝;2018年,刚在余杭看完场地的强脑科技CEO韩璧臣在未来生活节上发表演讲;从2020年开始,宇树科技几乎没有缺席过未来生活节……
首届未来生活节上,Rokid带来了充满想象的太空舱。
长期合作和观察积累下来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促成了《都市快报》成为首个提出“六小龙”概念的官方媒体,还为本书提供了更多真实素材。
摄影 江玥
“六小龙”的故事还在继续
火爆出圈后,杭州“六小龙”被放到了显微镜下,接受更严格的审视,唱多与唱衰的声音都有。但从近期几家公司对外透露的信息来看,因为技术和产品过硬,超高的关注所带来的流量已经转化成了商业价值。
上周,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就表示,目前宇树有1000多号员工,年营收超过了10亿。他们也刚完成新一轮融资,蚂蚁、阿里和吉利三位“老乡”助阵,估值过百亿。
数天前,在2025华映资本年度大会上,云深处融资总监陈贞豪也透露,今年公司出货比往年高很多,“肯定能达到几千台,并且实现盈利”。上周,他们的机器狗绝影X30就正式在宁波钢铁上岗,承担日常巡检工作。
“我们预测其中很多新增场景未来每年可能带来几十亿的市场空间,那么我们的几个B端市场也能组成几百亿的市场空间。”陈贞豪说。
昨天,Rokid旗下Rokid Glasses开始出货,借助年初3亿多的曝光量,这款产品的预订量超过了25万套,今年有望全部交付。
更多的小龙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备受期待的DeepSeek-R2还没上线,5月底DeepSeek低调升级了R1模型,得分紧咬OpenAI旗下的高性能商业模型,也让大家对R2有了更多期待。
游戏科学在中国美院办了一场《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一度一票难求。游戏迷恳求的DLC(游戏的后续可下载内容)还见不到踪影,但用美术总监杨奇的话来说,“DLC不能草草端上来”。
摄影 陈中秋
在本书创作过程中,国外也不断掀起对中国科技公司的讨论。英伟达CEO黄仁勋就明确表示,DeepSeek和Qwen(阿里通义千问)是开源 AI 模型中最好的。这是全球开发者在实际使用后得出的可靠结论。
所以,发生在2025年春天的故事,更像是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站到舞台中央的开始。这些故事也是“无数个春天的故事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大变局加快,事件走在了新闻前面,年轻人走在了变化的前面,都市快报对“六小龙”的深入报道将成为经典,不读它就读不懂这个时代。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李稻葵
对“杭州六小龙”的关注,代表了今日国人对科技创新和未来增长引擎的期盼。而在“六小龙”的背后,还有着更值得思考的问题:科技创新需要的环境是什么?这个话题与城市环境有关,与风险资本有关,与技术发展有关,与创业者的个性与精神有关。持续追踪“杭州六小龙”的命运,是一件极为有趣,同时也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记者、作家,《详谈》丛书作者,纪录片《激流》与播客《高能量》主理人 李翔
九千光年团队从记录者和亲历者视角为我们揭开了“杭州六小龙”异军突起的深层密码。“六小龙”的崛起绝非偶然。其核心动力,在于杭州这片滋养万物生长的“雨林生态”——这里有“有效市场”激发出的澎湃活力,更有“有为政府”数十年如一日锚定“天堂硅谷”目标的战略定力与精准施策。本书以鲜活案例照亮了科创企业依托基于创新的创业与颠覆性创新战略,由“量变”到“质变”的春天的故事,也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创新未来的人品读。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主任、教授 郑刚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人工智能变革的时代,AI正在赋能千行百业创造新物种。选择AI就是选择未来,但同时,比选择赛道之外更重要的是,选择在哪里创业你的赛道往往更关键。前者决定你的天花板,后者决定你创业的底线和安全。从这个角度来说,杭州是一个绝佳的AI创业热土。
——行行AI董事长、顺福资本创始合伙人 李明顺
文 | 梁应杰
审核 毛迪 陈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