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将视频连线参加金砖国家峰会,拉夫罗夫将代表俄方前往巴西线下与会

据报道,2025年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却决定以视频连线方式参与峰会主要活动,由外长拉夫罗夫代表俄方线下与会。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明确表示,普京缺席的关键原因在于“巴西不安全”,而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与巴西政府的暧昧态度,正是这一决定背后的核心症结。

图片

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以所谓“冲突罪”为由对普京发出“逮捕令”,尽管俄罗斯2016年就退出该机构且不承认其管辖权,但巴西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从法律层面需履行逮捕义务。这一矛盾让普京的巴西之行充满不确定性——2023年南非金砖峰会时,即便时任总统拉马福萨承诺安全保障,仍因国内反对派施压导致普京最终视频参会。而2024年俄罗斯喀山金砖会晤,巴西总统卢拉也曾因“医疗建议”以视频方式参与,这一先例也为普京此次的决定提供了参考。

俄罗斯方面指出,在普京决定缺席前,巴西政府始终未就其参会安全给出“明确保证”。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源于双重压力:美西方持续施压要求巴西履行“逮捕令”义务,而卢拉政府也清楚金砖机制对巴西的战略价值,不愿因此破坏与俄罗斯的关系。此前卢拉虽提议为国家元首引入“逮捕豁免权”,甚至暗示可能退出《罗马规约》,但始终未付诸行动。正如俄方所言,巴西“既没退出规约,也没明确允许普京参会”,这种不作为在莫斯科看来等同于“安全无保障”。对比之下,2023年普京访蒙时,蒙古国顶着西方压力明确承诺安全,因其在能源上严重依赖俄罗斯,且“西伯利亚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需三国合作,利益绑定使其有足够动力保障普京安全,而巴西与俄罗斯的利益关联相对薄弱,自然不愿在美西方压力下冒险。

图片

从俄罗斯自身考量,俄乌冲突胶着之际,普京的安危直接关系国家战略走向。莫斯科到里约热内卢的长途行程中,途经多个存在美国影响力的国家,潜在风险难以掌控。梅德韦杰夫曾警告,若西方国家借“逮捕令”动手,俄罗斯将视为“宣战”,但这种强硬表态背后,仍是对现实风险的高度警惕——“不冒险”才是保障安全的最优解。此外,俄罗斯高度重视金砖合作,乌沙科夫强调“发展金砖机制是俄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之一”,因此即便普京本人缺席,通过视频参与关键议题讨论,配合外长线下参会,仍能确保俄方声音不被边缘化,这种“降级参会”模式是多方博弈下的折中选择。

此次普京缺席引发外界对“金砖创始国4缺2”的关注(另一缺席创始国为中国,因日程冲突可能降级出席),但也凸显了金砖机制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韧性。能源合作、货币体系改革等议题仍将是峰会焦点,俄罗斯也将借此寻求打破西方制裁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对国家元首出行的制约,正成为国际政治新变量——当俄罗斯这样的大国都需因安全顾虑调整外交行程,该问题已涉及国际秩序的深层矛盾。有分析指出,若该问题长期无解,可能引发更多国家抵制国际刑事法院,影响全球治理体系有效性。

图片

普京缺席巴西金砖峰会,表面是“逮捕令”与“安全保障”的博弈,实则是俄乌冲突背景下美西方与俄罗斯国际角力的缩影。巴西的两难、俄罗斯的谨慎、国际机制的碰撞,构成了峰会前夕的复杂图景。而金砖机制能否在挑战中展现凝聚力,将成为观察新兴国家合作前景的重要风向标。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