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直播时间:明天(7月3日)10:00
主讲人:陈云堂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专家组成员
直播主题:
1.志愿填报的零基础干货分享
2.录取规则、志愿顺序深入解析
3.高考志愿填报全流程演示
当前高考志愿填报季,人工智能专业凭借其迅猛发展的技术和广泛应用,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高校共新增426个专业点。其中,人工智能专业以89所高校新增的数量高居榜首,成为增设最多的专业。事实上,自2018年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人工智能一直是高校竞相布局的热点,7年间已有621所高校备案和审批通过该专业,堪称高等教育领域的“现象级爆款”。
高考志愿填报时,信息过载与时间压力下,如何确保你的选择是“最优解”?
基于百万级真实录取数据和AI算法驱动,这款填报神器将为你提供:秒级生成“冲稳保”智能方案、透视录取概率与风险、多维匹配最优选、动态优化志愿表。
👇点击此处, 即刻解锁智能填报,让每一分都“掷地有声”!
开通流程:1.用户下单后,客服将以短信形式将卡号密码发送至用户手机;2.收到卡密后,登录掌上高考网站或从应用商店下载掌上高考App,输入卡号密码即可使用;3.具体使用方式可查看掌上高考App视频号主页置顶视频。
教育部召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高校要围绕人工智能加快学科和专业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和相关研究,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哪些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尤为值得关注呢?
根据US News发布的2024-2025全球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在全球前50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占据了27席。不仅如此,共有49所中国内地高校跻身全球TOP100,其中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是位列全球前10。
(图源于麦研文选)
当前,为系统化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越来越多高校正从单一专业设置转向学院化建设。
早在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学科建设:需完善该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一级学科,同时在试点高校尽快组建人工智能学院,并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方向的博硕士招生规模。
同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率先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技术学院,新华社曾将这一举措称为“我国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的里程碑”。截至2025年6月,据媒体统计,全国至少70所本科高校已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其中985高校的布局更为集中,公开数据显示,超半数985高校已完成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AI变革与科教创新论坛暨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举行。
据介绍,人工智能学院将构建“一核多能”的AI创新复合体,打造“XAI”交叉融合的自主创新生态体系,深度推动AI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全面支撑学校全员AI教育改革与智慧化转型。在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中,学校将在未来精工技术学院新增“卓越班”,通过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学生7年即可获得博士学位,人工智能学院将承担该方向的拔尖人才培养任务;同时,还将在徐特立学院增设“智能班”,通过学科交叉筑基、产教融合赋能及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定向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交叉创新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素养要求较高,多数岗位倾向于招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者。麦可思2024年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计算机类专业本科应届生直接从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的比例仅为0.3%,而毕业五年后该职业的从业者占比提升至1.5%,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群体占比接近78%。从某顶尖高校硕士阶段人工智能专业的生源结构来看,毕业于一流大学的优质本科生占比超过70%。
从岗位细分维度分析,人工智能领域不同类型、技术方向的岗位用人标准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算法研究岗和应用开发岗的学历门槛较高,要求应聘者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均超过40%;在技术方向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等岗位大多将研究生学历作为招聘硬性条件(具体数据见下表)。
(图源于麦可思研究)
产业的高学历门槛在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也得到直接印证。
据2023年《杭州日报》发表文章《专业门槛有多高?难不难学?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毕业生调查》可知,人工智能专业31个学生中30人要继续深造。且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在其他高校同样高涨。作为浙江省首批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浙江财经大学,据学校有关人士透露,首届学生中约75%有升学意向。
人工智能专业的火爆,本质上是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升级诉求与高等教育变革协同驱动的结果。621所高校的系统化布局、持续攀升的录取分数线,以及南京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超30万元的平均年薪,共同印证了该领域在人才培养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
但高回报伴随着高要求。浙大超九成学生选择读研,算法岗位近半要求硕士学历均表明:学历提升是参与人工智能领域岗位竞争的重要前提。当前北理工等高校推行的本博贯通机制,正是对这种需求的制度化响应。唯有通过系统化高阶训练,才能满足产业对创新能力的核心要求。高校在扩大专业培养规模的同时,更需聚焦课程体系优化与师资建设,使专业热度切实转化为人才质量优势,最终为国家在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
为助力考生圆梦理想高校,掌上高考历时多年打造的AI填志愿来啦~该系统不仅可以一键筛选你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并且还能结合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一键帮你生成完美的志愿填报方案,让你每一分都用得漂亮!
来源:麦可思研究
编辑:Explorer
终审:De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