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阿政府收到匿名信直指俄军,并下令逮捕俄罗斯7名记者

图片

空难现场

日前,据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阿塞拜疆媒体公布了一份收到的匿名信,其中包括录音和关键证词,将一桩去年的惊天大案,再次摆在公众面前。去年12月,阿塞拜疆一架客机遭导弹袭击坠毁,数十人死亡,事后,普京公开道歉,称俄方无意为之。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也接受了普京的道歉,并且要求俄方予以赔偿。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隔半年,这份匿名信竟然直指俄军是幕后真凶,所谓的“误伤”不过是谎言。这番言论,直接将普京送到了审判台上,引发全球舆论。

图片

匿名信部分内容

该匿名信包括一份手写证词,由俄军上尉帕拉季丘克所写,他承认,当时因为浓雾,无法确认目标,但是仍然接到了国防部电话指令,要求发射两枚导弹。录音证据也显示,俄方发现首次未击中目标后,高喊“目标未中,再发一枚”。

此后,多家俄媒证实了这份匿名信的真实性。就在这个消息被公布之际,阿塞拜疆突击搜俄卫星通讯社巴库分社,逮捕7名俄记者,指控其“危害国家安全”。该举动也被视为是对俄罗斯的对等报复,因为几天前,俄方在叶卡捷琳堡逮捕6名阿裔嫌犯。

空难真相触及主权尊严,记者事件升级为舆论权争夺,两国矛盾从“技术失误”跃升为政治对抗。对此,俄方回应称,两国的友好关系至关重要,但是很显然,有人试图破坏两国关系,制造对立。

图片

阿利耶夫和普京

其实,两国关系本不该破裂。两国经济依存度相当高,俄罗斯是阿塞拜疆最大的投资国,而阿塞拜疆是俄能源输往全球的重要过境枢纽,双方还合力推进南北运输走廊,旨在突破西方制裁。但是,两国的深层矛盾可能因为匿名信爆发。

阿塞拜疆始终不满俄在纳卡冲突中支持亚美尼亚,这是阿塞拜疆与俄罗斯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俄亚签署军事互助条约,在亚驻军被阿视为“潜在威胁”,虽然阿塞拜疆武力夺回纳卡后,俄未强力干预,但双方隔阂依然存在。

图片

阿塞拜疆分社主任

阿积极申请加入金砖国家,试图借多极化摆脱俄影响。俄则担忧阿倒向西方,借南北走廊项目拉拢。匿名信曝光恰逢阿申请关键期,不排除国内亲西方势力推动爆料。如果被证实这件事确实是俄罗斯故意为之,恐怕将推动阿塞拜疆向西方靠拢。

目前,阿利耶夫空难后要求俄“道歉赔偿”未果,民意压力下需展示强硬,而俄罗斯在和乌克兰的战事中吃紧,若对阿让步恐被国内批“软弱”。双方各有各的打算,但是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两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