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重拳!多个“黑嘴”账号被封!曾抹黑胖东来的网红也在列!

2025年7月2日,国家网信办公开通报了一批涉企网络“黑嘴”典型案例,多个账号被全网封禁!

这些账号长期以造谣、敲诈、蹭热点等手段,恶意攻击企业,甚至勒索“删稿费”,如今终于被法律“一锅端”。

这场行动,不仅是对网络乱象的整治,更是对企业合法权益的强力捍卫!

图片

“黑嘴”的5大套路,企业苦不堪言

(1)无中生有,恶意抹黑

- “柴XX”系列账号: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诋毁某企业产品质量,借机吸粉带货。

- 法律后果: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捏造事实损害企业商誉,构成名誉权侵权,需赔偿损失、消除影响。

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2)负面集纳,敲诈勒索

- “孟XX谈”等账号:长期发布企业负面信息,等企业上门沟通时,要挟“商务合作”,否则继续抹黑。

- 法律定性:符合《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最高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3)蹭热点造谣,虚构事故

- “车X道”等账号:借智能驾驶热点,编造某品牌汽车“致死事故”“法院判决”等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

- 法律风险:若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可能触犯《刑法》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罪,最高判2年。

(4)泄露商业秘密,干扰经营

- “物XXX询室”:长期发布某高科技企业核心商业秘密,并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

- 法律制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可处最高500万元罚款,并承担民事赔偿。

(5)假冒企业,虚假营销

- “兴XX业”等账号:冒充知名企业或企业家名义,发布虚假商业信息,误导公众。

- 法律后果:违反《广告法》第55条,可处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图片

企业如何反击?支招3步维权

(1)固定证据

- 截图、录屏:保存侵权内容、传播范围、阅读量等数据。

- 公证保全:通过司法公证,确保证据效力。

(2)多渠道举报

- 网信办“清朗”专项行动:通过12377平台投诉,要求封号、删帖。

- 平台投诉:向抖音、微信等提交侵权举报,要求下架内容。

(3)法律追责

- 民事诉讼:起诉名誉侵权,索赔经济损失+精神抚慰金。

- 刑事报案:若涉敲诈、造谣,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为何此时重拳整治?

此次专项行动的背景,是民营企业长期遭受网络攻击的严峻现实:

- 胖东来因“红内裤掉色”谣言,产品遭全国下架,损失惨重。

- 李宁被断章取义剪辑,品牌声誉受损。

- 汇源果汁被唱衰“走向末路”,实际经营正常。

法律正在收紧:

- 中央网信办明确,平台需强化热搜、榜单管理,不得炒作涉企侵权信息。

- 拒不整改的平台,可能面临下架、罚款等处罚。

网友热议:早该管管了!

图片图片来自微博事件评论

结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这次“清朗”行动,释放了明确信号:

- 造谣者,别再想靠“黑流量”赚钱!

- 企业,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别忍气吞声!

- 平台,再不严格审核,下一个被罚的就是你!

让守法者安心,让违法者胆寒——这才是健康的网络生态!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