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塞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动因与未来发展


图片

图片位于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塞尔维亚共和国(简称塞尔维亚),国土面积只有8.84万平方公里[1]2022年统计人口仅有840余万[2]GDP总量只有603亿欧元。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属于东斯拉夫人种,大多信仰东正教。中国与塞尔维亚是地理位置相距遥远、历史渊源彼此有别、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社会治理方式和总体发展水平差异甚大的两个国家。但相知无远近,合作如毗邻。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中塞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进,务实合作全面开展,民心相通持续走强,国际合作卓有成效。与时俱进的中塞关系,成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合作、共应挑战,携手打造与时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楷模与典范。

一、高度政治互信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强大政治引领

塞尔维亚是一个历史悠久但命运多舛的民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历史上曾经独自兴国的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组成部分。二战后,塞尔维亚又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组成部分1991联邦解体后,塞尔维亚与联手黑山,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后来黑山退盟,塞尔维亚再一次单独立国,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共和国

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格局转换、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变迁,中国始终尊重巴尔干地区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虽然中国驻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几易其名,保持高层往来,增进政治互信,始终是中国对待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巴尔干各族人民的不变选择。因此,早在2002年南联盟时期,时任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访华时,双方即已确认,“长期、稳定、全面发展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双方决定共同努力”。双方决定“推动两国关系在新世纪更加全面深入的发展”,“开展包括高级和最高级别在内的各级政治对话,以增进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3]

塞尔维亚独自建国后,政治体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外关系也变得愈加复杂。中国从维护中塞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对外战略出发,坚持开展和深化与塞尔维亚的高层交往与战略对话。20098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会见来华访问的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两国元首一致确认:“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的差异不会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障碍”。双方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意“继续加强和充实各级别对话,增加两国政府、立法机构、政党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互信平等的政治关系”。[4]  

20138月,应习近平主席邀请,时任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访华。两国元首再次确认,深化中塞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两国的根本利益。双方发表了关于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决定“全方位提升战略伙伴关系水平”,“加强两国高层交往,扩大两国政府、立法机构、政党间各级别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政治互信”。[5]20159月,尼科利奇总统专程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将中塞关系推向命运与共的历史新高度。访问前夕,习近平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文章表示,中塞两国人民“跨越时空的真情厚谊历久弥新”。他此访目的,就是要与塞尔维亚领导人“畅叙友情、共谋合作、展望未来”。在同尼科利奇总统会谈时,习近平强调,中塞两国是“全天候的朋友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塞关系之所以发展动力强劲、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源于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和深厚情谊,源于两国在重大问题上相互理解和彼此支持,源于两国在发展道路上互学互鉴和互帮互助。[6]双方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尊重和支持彼此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尊重和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重大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立场,进一步深化中塞关系,提升务实合作水平。

此后,中塞两国高层交往更加频繁,政治互信的基石也更加坚实。2017年,尼科利奇总统再度访华。武契奇总理则以候任总统身份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表达对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政治支持。当年9月,习近平主席派特使出席了武契奇总统的就职仪式。

中塞两国的高层交往与政治互动,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持续深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政治引领作用。20249月塞尔维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切维奇来华访问时特别强调: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关系在近些年来非常密切,两国间的关系不断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良好关系”。[7]

二、互利合作奠定中塞两国命运与共的坚实基础

中国与塞尔维亚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早在南联盟时期即已初见成效。2013年秋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后,塞尔维亚高度赞赏和响应。中国企业在塞尔维亚投资兴业,承建基础设施,不仅为当地增加了税收,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注入了新的动能。

201412月,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泽蒙-博尔查”跨多瑙河大桥全面竣工。这是塞尔维亚近70年来在多瑙河上新建的首座大桥,也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完成的第一个大桥项目。由于此桥建设使用的全是中国装备,通车后成为贝尔格莱德城市交通的主干线,塞尔维亚人民亲切地称其为“中国桥”。“中国桥”不仅是中塞两国互利共赢的合作之桥,也是中塞人民心灵沟通的友谊之桥。中塞两国基础设施、工业加工通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中国河北钢铁集团投资参与的斯梅戴雷沃钢厂改造项目,是中塞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又一成功范例。这座建于1913年的百年老厂,因多年亏损而濒临破产。河钢集团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了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于2014年以并购方式全面接手该厂改造项目。此举得到中塞双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时,亲自考察了这个项目,要求河钢集团提供先进的技术、管理、设备,开拓更好的市场,改善这里的就业、环境,惠及广大的民生。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到2018年时,该厂不但扭亏为赢,创下百年最高年产纪录,同时还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创汇出口大户。对此,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指出:中国河钢集团收购斯梅戴雷沃钢厂后,直接创造了五千个就业岗位,相当于至少挽救了一万多个工作岗位,帮助了一万个家庭。[8]

20244月,习近平主席再访塞尔维亚前夕,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方职工代表致信习主席,以表达他们“深深的敬意和真挚的感激之情”。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深情地回忆起2016年访问该厂时的“热烈友好场景”。他表示:“在同你们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中塞互利合作的支持和对钢厂美好未来的期盼”。他特别强调,“斯梅戴雷沃钢厂的良好发展,是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9]武契奇总统则救活一座厂,改变一座城,造福老百姓的朴素语言,精准地描绘了这家钢厂旧貌换新颜的传奇叙事。

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改造升级项目,全长约35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属于中匈塞三方合作项目。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直接对接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互利合作的旗舰性工程。中国多家公司共同承担的塞尔维亚段,183公里,201511月开始启动20223月,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75公里的贝诺段正式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和装备与欧盟铁路技术与规范,实现了成功对接。余下路段落的建设工作,连同匈牙利段的相关工作,也在加紧进行。该路全面开通后,塞尔维亚至布达佩斯的通行时长将由8小时缩短至3小时,这不仅会让塞尔维亚铁路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会大大促进塞尔维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助力中塞双方的战略合作。

中塞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互利合作,远不只这些。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承担的塞尔维亚中部城市上米拉诺瓦茨绕城公路项目,是该市近30年来规模最大一项工程项目。该20227月动工后,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2410月,该项目完成,当地交通状况大大改善。武契奇总统在通车仪式上表示,上米拉诺瓦茨绕城公路按照最高标准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吸引投资奠定基础,将有力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他特别强调,没有中国,这一项目不可能实现,塞尔维亚永远铭记中国的帮助。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边境铁路尼什绕城段项目,也是塞尔维亚举国关注的重点工程。武契奇总统出席项目开工仪式时指出,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地区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条件,对于促进尼什以及塞尔维亚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塞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大规模的务实合作,显著地推动了两国的贸易关系,中塞贸易额10年间增长近10倍。2022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5亿美元,中国成了塞尔维亚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这一背景下,双方20236月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双方就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与服务、竞争、法律条款和机制条款等问题深入磋商,很快取得进展。当年10月,两国自贸协定签署,次年7月正式生效。

中塞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协定生效后,双方将分别对90%的税目逐步相互取消关税,其中,超过60%的税目在协定生效当天即取消关税。双方最终零关税税目的进口额比例将达95%左右。由于自贸协定推动双方高水平相互开放,对双边经贸合作做出新的制度性安排,两国企业有了更加优惠、便利、透明、稳定的合作环境。双方同落实一带一路中期行动计划(20232025的机制与动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共同维护国际正义为中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中国与塞尔维亚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时俱进,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历久弥坚,绝非偶然。对此,习近平主席曾明确指出:中国和塞尔维亚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在上世纪反法西斯战争的浴火岁月和国家建设时期,两国人民培育了跨越时空的深厚友好感情。”[10]

相互理解,彼此尊重,这是国与国增进政治互信的首要前提。上世纪中期,当塞尔维亚还是南斯拉夫联邦重要组成部分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南联邦因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大张伐挞,新中国与南联邦的关系因此面临重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时任中国驻南大使伍修权认真调查研究,得出了南联邦的道路探索“其精神是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有效的”理性判断,受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1]为新中国稳妥处理与南联邦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末最后10年,历史积怨与现实矛盾高度叠加的巴尔干半岛,因冷战结束而陷入政治动战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的危机状态。西方国家打着“人道主义干预”旗号,深度介入前南事务,导致地区局势极度紧张和激化。1999年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的南联盟大打出手,进行了长达70多天的大规模空袭。塞尔维亚人民遭受了二战结束以来最野蛮的军事打击。中国政府坚持国际公理和正义,强烈谴责美国霸权主义,在法律、道义、物质方面给予南联盟巨大支持。在此期间,美国军用飞机悍然轰炸了中国驻南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南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在共同抗议和声讨美国霸权的斗争中,进一步深化了彼此同情、相互支持的友好情感和兄弟情谊。

中塞两国在事关对方发展与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相互同情,相互帮助,表现是多方面的。例如,20082月中国南方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任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向中国领导人致函慰问。3月,少数西方国家利用西藏问题造谣生事,诋毁中国,塞尔维亚外交部发表声明,强调西藏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塞方尊重中国政府在涉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5月,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塞尔维亚总统、议长、总理和外长,分别向中方致函慰问。科什图尼察总理亲赴中国驻塞使馆吊唁,宣布向中国灾区提供10万欧元物资援助。当年8月,塞尔维亚总统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表达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

20097月,中国新疆发生大规模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塞尔维亚外交部发表声明,一方面完全支持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政策,另一方面严厉谴责暴力行径,反对民族分裂,支持中国政府为稳定新疆局势所作的努力。当年8月,塔迪奇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双方发表了《中塞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塞领导人十分珍惜两国间久不衰的传统友谊和命运与共的特殊关系。20166月习近平访塞,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因美国轰炸而牺牲的中国烈士。塞尔维亚总统、议长、总理及全体内阁成员参加了凭吊活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武契奇总统发表讲话,强调困难来临之时,唯一会向塞尔维亚伸出援手的只有中国。果然,不久后塞尔维亚收到了中国赠送的防控物资。这也是塞尔维亚收到的第一批国外援助物资。

20244月,部分西方国家针对塞军装备中国武器,大做文章。塞领导人坚称,这属于“合法、正当、完全合规且透明”的军购计划。塞国防部长武切维奇则表示,中国的武器装备使塞尔维亚获得了许多国家所没有的军事能力。塞尔维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99年抵抗北约侵略时中国人民给予的坚定支持。塞尔维亚也将因此而谴责一切威胁中国统一的企图。他特别强调,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国是塞尔维亚的传统和长期的朋友,也是促进全球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力量之一。

2024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二次访问塞尔维亚。此访前夕,习近平在塞尔维亚媒体上发表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他指出:“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双方彼此支持更加坚定,互利合作更加紧密,交流互鉴更加深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塞始终是真朋友、好伙伴。我们的铁杆友谊历久弥坚,树立了国家和人民交往的典范”。他对双方坚持互尊互信、坚持互惠互利、坚持互帮互助、坚持互学互鉴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广阔空间。他此次访问的目的,就是在“同塞方一道努力,发扬光大中塞铁杆友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这次访问中,两国元首就深化两国全方位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了更为广泛共识。双方共同确认,一国的发展进步对他国是机遇而非挑战一致同意本着独立自主、互尊互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相互支持的原则,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致力于造福两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针对中方的重大关切与核心利益,塞方表示,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塞外交政策的主要支柱之一。塞方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反对干涉中国内政,不同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在南海问题上,中塞双方一致认为,应当根据双边协议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和平解决领土问题和海洋争议。塞方还表示,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愿同中方一道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针对塞方的重大关切与核心利益,双方共同表示,反对就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强加任何方案,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达成彼此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塞尔维亚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充分尊重。中方还表示,理解塞方致力于加入欧盟的努力,欢迎塞方奉行的与地区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进地区合作的政策。

总之,通过这次访问,双方再次确认,最高层密切开展政治对话对加强中塞关系意义重大,商定继续通过会晤、通话、信函往来等形式保持两国元首密切交往,加强各层级、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不断深化两国友谊。双方特别强调,将在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基础上,就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相互坚定支持。

我们确信,在努力构建既符合中塞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的中塞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上,双方相向而动,砥励前行,必将不断开辟新的愿景,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1]包括1999年后脱离塞尔维亚管辖、2008年自行宣布独立的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

[2]包括科索沃地区的177万人。

[3]见新华网,200219日。

[4]中国和塞尔维亚发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0982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见201386日《共产党员网》。


[6] 习近平出访塞尔维亚等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行程全纪录》。见2016623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7]见海外网20241023日文:环球时报专访塞尔维亚防长武切维奇:中国装备帮塞尔维亚增强实力》

[8]见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58日。

[9]习近平复信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见中央人民政府网,朴素202451日。


[11]参见何明主编:《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中国大百科全局出版社20101月版第21页。


感谢你读到这里,记得把察哈尔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