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波
6月30日上午,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巴风蜀韵·文脉传承”2025年海外华文教师四川研习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杨凡、四川海外联谊会干事石宏伟、四川大学党委常委王金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傅其林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曾元祥副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王金友向学员们介绍了四川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双一流”建设成果。他表示,作为一所拥有深厚人文底蕴和扎实办学基础的百年学府,四川大学将继续发挥优势,依托华文教育基地,打造精品课程,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创新模式为全球文化教育交流作贡献。
傅其林介绍了四川大学及华文教育基地的悠久历史,重点阐释了本次研习班“语言教学+文化体验+技术赋能”的特色课程体系。期待通过这次深度交流,从教学能力与中华文化两维度为学员们的教育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针对此次研习活动,研习班学员代表印尼总孝三语小学副校长吴善华提出三个倡议:以空杯心态学习——珍视专家讲座、工作坊的每一分钟;以共享精神互助——将各自教学实践中的“锦囊妙计”倾囊相授;以行动践行初心——把四川大学的包容精神带回课堂,让华文教育在多元文化中生生不息。他鼓励来川的研习班学员们,以“川流不息”的劲头,共同书写华文教育新篇章。
杨凡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四川及四川海外联谊会高度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秉持着“侨之所忧,我必念之;侨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理念,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推动校际合作等方式,打造多个特色项目,如首创“海外惠侨熊猫书屋”、承办中华文化乐园、举办“天府华教巴蜀文化大赛”等。未来,希望继续与海内外华教工作者共同努力,助力海外华教事业繁荣发展。他对来川的各位华文教师发出诚挚邀请,期望大家能在四川多走走、多看看,感受锦绣天府,解锁安逸四川,并将一路所见所学所闻融入后续的汉语教学实践中。
此次研习班汇聚了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18个国家的80位海外华文教师,他们将在为期14天的学习中,接受汉语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与中华文化体验三模块的系统培训,感受四川沉淀的历史文化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切实提升跨文化教学能力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