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开始,台湾将启动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汉光军演”与全民防卫演练,动员超过2.2万名后备军人,并同步在全岛多地进行导弹空袭预警、疏散避难、交通中断等“战时级”演习。
而这次演习的关键词,不再是传统的“防御作战”,而是:模拟解放军全面封锁与登陆攻击。
更重要的是,这场演习的总导演赖清德,早已用连续数场讲话把这场军演赋予政治含义。他称:“台湾已处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
“汉光40”:从军演变为“动员令”?
每年例行的“汉光演习”,过去多是军种协同操演,而这一次,不仅延长为10天,演练内容也发生根本变化:模拟解放军海空联合打击;假设中共“跨海渡轮”实施强行登陆;启动民间疏散、导弹预警,全台封城演练。
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城市,部分路段将进行“实地演练”关门停业,导弹警报将通过手机发出,民众需在3至5分钟内就地避难。
“我们不是做样子,而是为战争做准备。”——台防务部门联合作战规划负责人董志星如是说。
这句重话,释放的不仅是军事警觉,更是政治上的“备战宣言”。
赖清德:枪声未响,信息战已开始
赖清德近期接连发表“团结台湾”系列演讲,尤其强调“中共正以假讯息、认知作战、渗透台内”为主要手段,意在说明——战火虽未燃起,但心理战已持续多年。
而大陆方面尚未正式回应这次兵推,但可以预见的是,任何涉及“模拟解放军入侵”的军演,都极可能引发“对等演训”或“反制封锁”。
2023年以来,解放军东部战区已多次就台当局相关动作进行环岛联合演训。而此次台湾主动演练“解放军攻台”,更可能被北京视为“制造敌意”的信号。
“7月兵推+7月罢免”:军演背后的权力博弈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汉光演习”恰逢岛内政治动荡时期。
7月26日,台湾将举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立法机构罢免投票,目标是蓝营(国民党)25名“亲中倾向”议员。赖清德阵营与多个“独派”社团已经将此定性为一次“保卫台湾民主”的全民决战。
而军演时间恰好选在投票日前两周,并辅以全民防空、媒体大外宣、领导人连发三场讲话,种种迹象显示,这不仅是一场军事演习,更是一场心理攻势与政治动员。
赖清德将“对抗中国”包装为全民责任,并试图借“外部威胁”来稳固其执政基础。
换言之,战场不仅在台海,也在投票箱内。
“和平”与“备战”,已成两极撕裂
在岛内,关于这场军演的舆论已极度分裂:
支持者认为,当前局势下不演不行,唯有军民一体、战备常态化才能保住现有体制;
而批评者则质疑:如此高调备战、模拟登陆,是否反而刺激局势升级,让“原本还未开始的冲突”变成现实。
国民党方面指出,演习不该被用作政治操作工具,民进党在“借演习搞宣传”,意图塑造蓝营为“软弱投降”。
而北京方面虽未正式回应,但从近年节奏判断,极有可能在演习期间同步展开军机绕岛、战舰压境,甚至测试“海上封控”手段。
结语:台海真的进入倒计时了吗?
这场兵推,看的不仅是战术能力,更是台海战略节奏的最新刻度。
当导弹预警拉响、街头交通停摆、所谓的“无声战争”成为全民共识时,台湾的政治与安全状态,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名为“战争预备期”,实则是心理战的实操期。
接下来,是否有大陆反制演训?是否触发更大层级的军政博弈?又或者——台湾内部,会不会真的因为这场军演,在7月26日之前掀起更大风暴?
答案,也许就藏在这场“10日兵推”的下一个警报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