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日),一场特别的“政治生日”在朱泾镇东林居民区温情上演,当季度入党的老党员们齐聚一堂,共同回忆入党初心,分享奋斗历程,用不同的人生故事,串起一部跨越时代的红色长卷。
刘家正分享他的奋斗历程
92岁的刘家正已有70年党龄,他讲述着自己的传奇人生。1950年1月,刘家正投身军营,从此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从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金山独立防空哨,到上海防空监视141营,从志愿军高炮523团一营,到军委防司指挥所情报总站,再到空军雷达兵部作战处,他始终坚守在防空一线,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
1952年8月至1953年4月,他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在枪林弹雨中传递情报,“每天发现的美军飞机有上百个批次,几乎成天成夜地在上报敌机动态。”刘家正回忆道。
刘家正的勋章
1979年11月,刘家正转业投身民防工作,直至1993年退休。他的一生,都与中国的防空事业紧紧相连,70年党龄也恰似一部浓缩的国防科技发展史。“从肉眼辨别到雷达技术,现在的防空系统有多先进,当年的我们不敢想。”老人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刘家正和妻子陆家杰的合影
刘家正能够毫无后顾之忧为国效力,离不开妻子陆家杰的支持。88岁的陆家杰已有35年党龄。1955年,她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任教于金山县中学(现更名为金山中学)、吕巷中学、朱泾首席中心小学(现更名为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等,一生扎根教育事业。
1960年,她与刘家正喜结连理。婚后近20年里,两人的大部分时光都因刘家正在部队服役而分隔两地。这期间,陆家杰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照顾老人、抚养孩子。夫妻俩一个保家卫国,一个教书育人,虽身处不同岗位,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潘玉桓分享她的奋斗历程
另一段“退休不褪色”的故事同样动人。75岁的潘玉桓在33年前的7月1日正式入党,从那一天起,“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便深深烙印在她心中。退休后,她发挥余热,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
她积极投身于社区戏曲班的建设,四处搜集曲谱,挑选合适的学习曲目,每周组织一次排练,耐心地教大家演唱,让戏曲班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戏曲班多的时候有四十多人,成员年龄从六十多岁到九十多岁,因为有特色,还吸引周边好几个社区的老人加入到团队中。”潘玉桓说,大家一起唱念做打,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更在互帮互助中增进了邻里情谊。
生日会上,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品尝属于他们的“政治生日”蛋糕。他们的故事,是最生动的党课教材,激励着新一代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通讯员:姚丹萍
编辑:杨丽
责编:程佳域、陆辰丽
审核:陈建军、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