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杀妻,婚内与前女友纠缠!人格障碍隐蔽性强,择偶要警惕

01、清华学子陈立人打死老婆,还与前女友纠缠不清

去年1月,美国硅谷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悲剧,震惊了整个华人圈。

清华学子、谷歌工程师陈立人在美国的家里,将妻子于轩一极其暴力地殴打致死!

时隔一年半,该案件终于有新进展了:

当地时间6月23日,本案再次在美国开庭,多名证人和陈立人本人出庭,死者于轩一的父母也以线上的形式参与了庭审。

这次预审有2个最核心的内容。

第一是陈立人家里的监控录像刚好记录了案发当天情况,陈立人对妻子一拳一拳地施暴了3个小时!

第二是原来陈立人和前女友蒋某某一直纠缠不清,陈立人觉得婚姻生活不开心,想离婚,有一次给前女友送行时,还亲吻了她的脸颊。

发生了这种事情,任何一个妻子知道了都很难不气愤。

图片

陈立人与于轩一的合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轩一通过网络对蒋某某一通发怒,可想而知,她在家跟陈立人肯定也吵过架。

这个庭审的信息公开后,很多网友都说万万没想到!

陈立人跟清华同学结婚之后,居然还惦记着青梅竹马的前女友;他脚踏两条船,还打死了妻子,这剧情也太狗血了!

在父母的眼中,陈立人、于轩一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都那么优秀,他们两人结婚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为什么最后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

于轩一父母遭受的心理打击更大,他们本来以为陈立人是优秀女婿中的天花板,结果这个“好女婿”把自己的女儿活活打死了!

这难道是于轩一的命吗?当然不是!偶然之中有必然,父母们要看到悲剧中的根源,防患于未然!

02、父母注意这2点,别让悲剧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

第一,当孩子在选择伴侣的时候,父母不能光看学历的高低,而要懂得识别对方是否有人格障碍。

陈立人是清华学子,学历非常拿得出手,很多父母对这样的年轻人好感度直接拉满,以为学历高,人就一定好。

其实,部分清华、北大学子有严重的人格障碍。比如弑母案的北大学子吴谢宇,他有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图片

吴谢宇,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立人也一样有着偏执型人格障碍,他符合人格障碍的3个典型特征:

他严重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他在婚内跟前女友纠缠不清,明明自身有很大的问题,但他只看到妻子的不足,把婚姻不幸的锅都甩给妻子。

说白了,陈立人其实是对这段婚姻后悔了,但又没有勇气去改变,更没有勇气承担起责任。这是弱者的做法,他内心深处其实是自卑的。

真正的强者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再难、再怕也要承担起责任,想办法提升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案发至今那么久了,他还是没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从来没有公开对妻子及父母道歉过。

他还以“住院疗伤”为由,连续放了法庭5次鸽子,迟迟不愿意面对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

陈立人还毫无同情心,他对妻子于轩一整整施暴了3个小时,一拳一拳打死了她,对妻子的痛苦视而不见,极其残忍!

陈立人的行为远远超出了社会规范,而且严重违反了法律,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图片

陈立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有网友说他下手那么残忍,会不会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这其实不是,陈立人的残忍只针对他的妻子,并没有将仇恨泛化到别人身上,这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只不过属于高能量型。

另外,陈立人从小到大都非常优秀,属于“别人家的孩子”,家庭条件也很优越,他很可能还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内心傲慢自大。

其实,有人格障碍的人在社会上很常见,危害也很大。但它很隐蔽,如果不具备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一般难以识别。

于轩一虽然非常优秀,也是高智商的清华学子,但她和她父母都不会识别人格障碍。她在婚姻中不懂得及时止损,最终发生悲剧。

其实,陈立人跟前女友蒋某某谈恋爱时,就已经暴露人格问题了。

蒋某某并不知道人格障碍,但她发现跟陈立人相处不了,最终觉得是两人性格不合,于是决定分手。

从广义上来讲,性格是人格特点的体现之一。与其说蒋某某和陈立人性格不合,还不如说是陈立人的人格障碍令蒋某某感到很痛苦,所以她当时及时止损,没有与陈立人走进婚姻的殿堂。

从这个角度上看,蒋某某提醒于轩一要重新考虑她与陈立人的婚姻,这有可能确实是个善意的提醒,没有其它企图。

说白了就是,蒋某某知道陈立人是个什么货色,他根本就没法让女友或妻子感到幸福!

如果于轩一能及时觉察到陈立人的人格问题,及时离婚,那她现在很可能还活着,甚至可能会遇到更好的人。可惜,现在再怎么假设都没用了。

所以,为人父母者在帮孩子把关婚姻时,一定要懂得识别人格障碍!只有先排除了人格障碍,学历、收入才能锦上添花。

如果对方有人格障碍,学历高、收入高只会令对方更容易出现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孩子跟这样的人结婚,只会更加不幸!

实际上,很多“渣男”就是人格障碍者,很多女性不懂得识别,飞蛾扑火,最后心身都受到重创。

第二,父母要避免女儿出现“恋爱脑”,发现对方不对劲时,要勇敢地及时止损!

陈立人有人格障碍,即使他再擅长伪装,也难免会有原形毕露的时候。

而于轩一与陈立人谈恋爱时,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陈立人有问题,可她为什么还选择跟他结婚呢?

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于轩一有“重度恋爱脑”,甚至可能认为“爱”能化解一切!

“恋爱脑”的形成与长期的父女亲子关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想避免女儿出现“恋爱脑”的问题,父亲一定要懂得高质量地陪伴!

父亲给予的爱是女儿的底气,能让女儿在婚姻中更好地获得幸福!

即使不幸遇到渣男,她们也不会后悔,而是有勇气及时止损!

而且,虽然男女平等已经推行很久了,但事实上现在主要还是“男权社会”。所以,现代女性一定要独立,包括经济独立、心理独立,尤其是人格独立。

只有这样,女性才能得到更多男性的尊重,恋爱关系和婚姻也会更加稳定。就算关系破裂,也不容易对女性形成心理创伤。

不然的话,女性很容易被部分男性“物化”,被当成附属品,甚至成为悲剧的主角。

其实,两个人结合,实际上是背后两个家庭的结合,两人的三观是否一致极其重要。

可偏偏很多人择偶时忽视了这一点,只重视学历、长相,又或者盲目相信自己当时的强烈情感和感受,以为那就是真爱。

所谓的强烈情感,有时候是非常不理性的,背后很多时候有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很多人以为找到了真命天子,但婚后才发现两人根本不合适,最后婚姻破裂。

03、没有天生的坏种,人格障碍是后天形成的

第三,陈立人不是天生的坏种,人格障碍是后天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去避免。

据说,陈立人的父母足足请了3个律师为儿子辩护,其中还有在家暴案件方面,经验非常丰富的美国律师。

网传陈立人的妈妈、姥姥、甚至姥姥的妈妈都有精神疾病。陈立人的父母收集所谓的“精神病家族史”来为儿子开脱。

如果真的是这样,不排除陈立人的父母制造假证据;

即使证据是真的,陈立人的妈妈、姥姥、甚至姥姥的妈妈的确有精神疾病,这也不代表陈立人就有精神疾病。

“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就完成了,科研人员花了30年的时间,至今都没有找到精神障碍的致病基因!所谓精神障碍的致病基因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陈立人的人格障碍不是基因遗传而来的,而是他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比如:

他们可能对陈立人过分严厉,但又过度夸奖,导致陈立人自视甚高,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更不允许自己的失败;

他们没有引导陈立人学会自我反省,导致陈立人遇到事情总是采取完全的外归因模式,不断推卸责任!

图片

陈立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很多网友觉得陈立人家里有钱,学历又高,长得又帅,他不喜欢现在的妻子了,完全可以离婚啊!

就算离婚之后在国外待不下去了,那就回国发展呗!他在谷歌待过,还怕回国没公司要他吗?不一样风生水起吗?他何必要把事情弄到这个地步?

对啊,他何苦呢?

其中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陈立人的逆商(AQ)是非常、非常低!

他的父母只重视培养孩子的智商(IQ)、情商(EQ),可能他们以为自己也重视了逆商的培养,但其实理解得很肤浅。

培养孩子的逆商不能用极端的方式,不能像姜文一样,把孩子丢到沙漠里面体验生活,这样反而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陈立人也是,他到了美国之后,没有父母的庇护,没有别人的积极引导,遇到感情和婚姻上的困难挫折时,逆商低的缺点暴露无遗!

而且,陈立人的父母崇洋媚外,一味希望儿子留在国外发展,甚至以儿子成为“美国人”为终极目标。

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陈立人可能也有这种盲目的执念,觉得留在美国才意味着成功,回国就意味着失败,所以他想离婚但又不敢离。

之前有网传信息说,他有一次对妻子动手之后,妻子报警了,这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申请美国绿卡,所以他特别愤怒。

虽然这个信息未必属实,但陈立人接受不了光环崩塌、离开美国,这是事实。

去年案发时,这场悲剧震惊了华人圈。很多人都没想到,表面看起来这么甜蜜、幸福、般配的年轻夫妻,竟然会是一场血色婚姻!

陈立人的案件还会继续审下去,更多的事实会被披露,但无论结果怎么样,于轩一再也不会复活了,她再也没法回到父母身边了。

希望父母们别再盲目追求所谓的完美学霸、名校光环。

我们总说“人品最重要”,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三观、越挫越勇的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