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汛期,多地积极应对汛期水环境污染风险,加强隐患排查,全力保障汛期水环境质量。
01
山东:提前谋划加密监测保障水环境质量
日前,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长清分局加强隐患排查,加密水质监测,做好应急准备,全力保障汛期水环境质量。
在汛期来临前,长清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水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发现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及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固体废物等方面问题,目前已对发现的隐患全部落实整改;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常态化环境风险巡查,推动企业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完成84个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整改排涝沟雨水积存等问题。
同时,长清分局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可能影响水环境安全的情况,开展水质加密监测。运用断面视频监控、水质自动监控数据及水文站信息加强对重点河流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的科学分析和研判。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水质考核目标,加强与相关部门、属地街镇及上下游的监测联动,强化水质监测预警预报和污染强度成因分析,对水质异常波动断面,及时开展溯源排查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今年以来,已累计完成50个常规地表水样350个加密样本监测分析,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054个,为水环境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此外,长清分局还强化汛期和极端天气的应急值守,切实做好环境应急准备,全面落实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区域环境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储备,畅通汛期应急沟通协调机制,健全汛情研判、水质监测、隐患排查、预警预报、联防联控等11项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
在汶上公用水务清源污水处理厂,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执法人员一边查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现场采集水样,一边与企业有关负责人交流并进行记录。
“汛期水量变化大,一定要密切关注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达标排放。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执法人员一再叮嘱。
随着汛期来临,汶上县分局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重要时段,不断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织密环境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汛期生态环境安全。
坚持底线思维,提前谋划防范,做到执法与帮扶并重。对重点风险企业开展隐患治理技术帮扶,全面摸排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概况,形成环境应急“一企一单一案”,提前向企业下发汛期暴雨预警、环境应急提醒,督促企业强化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提升环境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与实操性。利用在线监测数据比对、现场采样检测等手段,对23家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体检”,督促企业规范排污行为,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聚焦重点领域,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对化工园区、饮用水水源地、污水处理厂、涉危涉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汛期专项检查,检查企业是否加强环保设施管理,应急池、排水管网等应急设施是否按规范设置,杜绝污水处理设施“带病运行”,严防厂区雨污混排等问题;检查固废、危废储存场所是否符合“三防”要求,防止危险废物受强降雨影响引发次生环境污染。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指导企业快速整改。加大汛期风险隐患点位检查力度,将辖区内国省控断面及支流入河排口等位置列为重点排查监测对象,强化泉河及其支流周边区域水域巡查,加大巡河力度,加密监测频次,严格按照汛期水质管控方案开展执法抽查,保障汛期断面水环境质量。
汶上县分局还密切关注气象、水文、水质、藻情等动态信息,每日跟踪关注国省控断面及关联重点排涝泵站在线监测数据,针对水质异常波动情形,加大监测频率,开展人工比对,强化监测分析。对重要河流入河排口开展同步监测,通过数据比对分析,精准监测溯源。对问题点位通过加密布点、增加监测频次等措施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深挖问题原因,及时交办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治。同时,联合水务、交通、执法等部门针对雨污管网疑似混接错接点位开展排查、修复,确保各入河口排水水质达标。
(作者:季英德 王殿伟 董若义 何西兵 王勇)
02
广东:分秒必争守护水环境安全
03
河北:开展专项行动严防“借雨排污”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