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泰国政治格局迎来重磅变动。多家泰媒消息显示,当天上午 9:30 左右,泰国宪法法院法官小组召开每周例行会议,重点审议关于泰国总理佩通坦因 “录音门” 事件引发的罢免及暂停职务请愿。
这一事件迅速成为泰国政坛焦点,牵动着国内各方势力的神经。
此次请愿由泰国上议院议长蒙坤作为 36 名上议院议员代表提出,要求依据宪法相关条例审议终止佩通坦的总理职务。
请愿方认为,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通话录音中,部分涉及军方的内容存在 “叛国” 嫌疑,且损害了泰国国家、军队及民众的主权。基于此,上议院议员代表要求在宪法法院作出最终裁决前,暂停佩通坦的总理职务。
按照泰国宪法法院的审理程序,法院首先会将请愿副本送达佩通坦手中,并要求她在 15 天内对相关指控进行澄清说明。若佩通坦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澄清内容,法院将启动下一步审理流程。
宪法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可采用多种方式:既能通过传唤相关人员提供文件、证据或证人出庭作证来查明事实,也可在认为案件涉及明确法律问题或证据已足够充分的情况下,不经详细审理直接作出裁决。待审理完毕,法院将宣读判决书并作出最终裁决,随后进一步通知上议院议长。
当天下午,泰媒更新报道称,泰国宪法法院已就此事作出关键决定。法院以 7 比 2 的投票结果,正式命令佩通坦停止履行总理职务。同时,以 9 比 0 的全票结果一致同意受理佩通坦与洪森 “录音门” 案件的调查。这一裁决意味着佩通坦的总理职务即日起被暂停,而针对她的 “录音门” 事件调查也将全面展开。
此次事件源于此前曝光的佩通坦与洪森的通话录音,该录音在泰国国内引发广泛争议,成为推动此次罢免及暂停职务请愿的直接导火索。
随着宪法法院的裁决落地,泰国政治局势走向更加扑朔迷离。佩通坦能否在 15 天内有效澄清指控,以及后续案件调查的进展,都将持续影响泰国的政治格局。
在这一关键时期,泰国各界都在密切关注事件的下一步发展,而此次裁决也为泰国政坛的未来走向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