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里商民生 红色管家解烦忧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见习记者  段  恋

6月27日,走进高碑店市兴华路街道联通家属楼,绿树成荫,路面整洁。居民三三两两聚在阴凉处,唠着家常。

“小伙子,电动车不能停这儿,那边有车棚!”看到有年轻人将电动车随意停在路边,老党员李小宁连忙起身制止,“影响大家走路,中午暴晒也不安全!”

作为居民们交口称赞的“热心肠”“信得过”,有多年党龄的李小宁曾牵头解决小区加装电梯、治安管理等难题。在兴华路街道的带动支持下,他动员多名热心退休党员,成立小区志愿服务队。

推选一个人、发动一群人、带动一片人。队伍组建以来,共同商议解决多项居民诉求,联通家属楼居民自治参与率达100%。

从“无人管”转变到“共同管”、从“被动服务”升级为“主动治理”,联通家属楼的变化,正是兴华路街道185个无物业小区治理变革的生动缩影。

作为高碑店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华路街道无物业小区占比高达53%,面临基础设施短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兴华路街道党工委主动破题,选定5个典型小区作为试点,探索党建引领下治理新路径。

居民是居住者,更是当家人。

兴华路街道因地制宜,在试点小区打造“小区议事厅”、组建自治委员会、培育特色志愿服务队,并探索“红色管家——公益+低偿”服务模式,建立“阳光账本”定期公示收支明细……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唤醒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改造以来,试点小区管理费缴纳率超过90%,绿化完好率、车辆停放规范率均达到95%以上,成功实现从“无物管”到“有物管”再到“优物管”的跨越。

提升治理“硬实力”,硬件基础是关键。兴华路街道从改善议事环境和强化智慧安防两方面着手,将警卫室改造为多功能的“小微议事厅”,科学布设监控点位,同步组建“党员巡逻队+网格员”双巡查队伍,以基础设施“硬实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值”。

与此同时,除了“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以治理温度提升治理实效。

“现在给电车充电方便多了,社区把我们的问题放心上了!”居民刘美云看着崭新的20个充电桩感叹道。

在嘉园社区佳联小区,电车充电难是居民烦心事。党员志愿队收集群众诉求和建议,在议事厅提出,兴华路街道迅速响应,协调施工单位为佳联小区增装充电桩20个。

“我们计划年内将试点经验扩面至15个小区,到2026年形成30个小区的自治品牌矩阵。”兴华路街道党工委负责同志介绍,“同步还将开发‘云端议事厅’数字平台,深化区域化党建工程,力争三年内实现‘老旧小区焕新颜、自治服务暖民心、共建共治成常态’的治理愿景。”

如今,一抹抹红马甲在楼宇间穿梭,勾勒出流动的温暖风景;智能道闸在小区门口精准起落,彰显着智慧治理的高效有序;议事厅中居民共商发展热火朝天,凝聚着对未来的期盼。老旧小区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在党建引领与共建共治的实践中,绘就幸福生活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