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真的需要家长辅导吗?



辅  导




上两周文章提到,我们这代人,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舆论声音要求“鸡好自己”,具体包括:


①在社会上混得开挣得多,能给孩子兜底买单,更牛的托举个4+4啥的,不要自己啥也不是,却要求孩子出人头地。


②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孩子学习时,自己也别刷剧刷小视频嘎嘎笑,好好地在旁边读书看报,最好能也学点东西考个证书啥的。


③最不济也得跟着孩子一起学,孩子学到哪儿你学到哪儿,不会的随时辅导点拨,提供帮助。


你自己都不会,你还有脸吼孩子?

图片


前面两条那天论述得很充分了,这里不展开了,今天说说第三条,是不是这孩子学个习,家长还必须得再来一遍?是不是这孩子做个题,家长就也得会做?


我不想从家长该不该,累不累的角度出发,今天只想聊聊,家长辅导,是不是一定对孩子学习有帮助。


从头开始捋,先说小学阶段的东西,家长们不用学,怎么辅导怎么有,看娃都跟弱智一样,可以暴跳如雷地diss孩子:


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


废话,你多大岁数了?好歹也上过大学吧?


小学课内都是知识框架的最基础部分,即使时隔多年,只要没老糊涂了,家长自然都能一看就辅导。


但如果孩子们上了奥数,那爹妈不跟着从头学一遍,其实就应付不了,因为自己从小没学过,脑子也没有小孩灵活不拘于套路,看见个题就想列三元方程,笨拙得不行。

图片


于是我们圈里很多搭子小学时会跟着娃一起学奥数,特别是爸爸主导鸡娃的,都跟着学跟着做题。上课跟着一起听课,记笔记,回头整理完了后给孩子梳理、复盘。


根据所见的例子来看,这种父母,如果再摊上个资质尚可的孩子,确实出成绩,孩子学习中有啥困惑或者含糊的点,别想一带而过,家长都能帮着过得清清爽爽。


英语其实就更是了,当然是可以完全交给机构,但特别小的时候,如果有个口音纯正,英语非常好的父母启蒙,读绘本,对话,大点儿了以后各种规划督促,那以“习得”为基础的英语学习,肯定是要一帆风顺太多且底子深厚。


我认识很多英语大牛娃,父母自己就是专八,或者国外留学背景,或者外企,英语多年来一直就没扔下过。

图片


我感觉,小学阶段,数学英语等课外特别给力的牛娃,很多背后都有极其给力的父母。跟着一起学,一起研究,查漏补缺,梳理模块,这个不服不行,实践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那么小学阶段的选拔,比如北京比较有代表性的西城八少八素和海淀早培,就是两种标准,一种倾向于神测等,选拔更原生态点的牛娃,总有没培训过就上岸的;一种是如果没经过长时间认真细致超前的学习准备,就很难上岸。


我理解后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筛选家长,这种娃的父母,很多都是那种心志坚定,自己学问水平非常高,经济上也能强力支撑的,这样的家庭,养出牛娃并长时间可持续发展的概率确实更高。


你可能想说,过去那个时代,大牛人还不都是野生的,自鸡的,哪里需要父母这么多参与?你也说是过去了,这十几年的娃,恐怕真是要从学前卷到工作了……

图片


好的,小学阶段是这样,上了中学呢?父母的辅导参与,是否还是那么重要呢?家长是否还是要继续跟着学,跟着做题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跟着学习,跟着做题,并提供辅导、点拨、梳理等服务,需要你在知识层面可以cover住对方。


也就是说即使家长不怕苦不怕累,也得在学习方面高一个维度,才能给孩子提供类似的支撑。


而孩子已经不再是小学的层面了,如果是英语牛娃,那到了初中,他们的英语水平一定已经高于父母了。从小读原版,上口语课,海量输入,这时候已经不需要父母再弄什么了。


如果是竞赛牛娃,那到了初中,学习高中知识,大学知识,竞赛知识,一日千里,家长们跟着学,老脑袋基本是死活追不上这个速度的。


当然也有父母自己当年就是国集金银牌出身的,或者起码有个省一啥的,这种通常还能跟一跟,点拨点拨,普通的985大学毕业生,就不用想着跟竞赛娃一起学习什么了,赶紧挣钱报班外培是真的。


比如金爸爸在小学时鞠躬尽瘁辅导他儿子奥数,现在我看他完全不跟着学高联了,主要研究怎么报班,买啥教辅,具体内容是一点不参与了。

图片


那么来到我们最关心的校内部分,不怕苦不怕累的老父母还能跟着学,还能辅导吗?


答案肯定是能,我还有个好朋友,就非常非常愿意跟着学习,跟着做题,自己本身学历也top2,当年是极其优秀的。


但初二以后,也时常感到为难,就是学校留的作业,或者日常校考,那个后面的大题,甚至是填空最后一道选择最后一道,就开始经常搞不定了,一抠抠一晚上,难受得抓耳挠腮。


就是有没有可能,现在这题,比我们当年难了太多?我总记得咱们那时候,中考最后一题也就是连一条辅助线,连出来就赢了,然后很多人就是不会连。


现在这可倒好,动不动就七八条,甚至构造,连得七荤八素,让老脑袋们哭着喊着败下阵来。


物理题也是,按说初中的物理能有多难,可现在动不动就一大篇子题干,巨长!把你说得云里雾里,脑瓜子嗡嗡的。


现在的小孩不容易呀!不过还是你们自己弄吧,老父母有几个还能跟着整理科的?放过自己吧,不是罪。

图片


语文,英语,道法,以及小科,其实父母能辅导,但那玩意有啥辅导的呢?初中的这几科,学得好坏,基本取决于孩子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勤奋。


态度好,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肯多翻教材,肯背知识点,肯烂笔头子,肯刷教辅,这几科的初中成绩,没有上不去的道理。


家长的作用,主要应该是督促、检查以及辅助,比如听写啊,比如听背啊,比如看看作业做咋样,抽查一下知识点啊,这个不需要家长自己学富五车,人形百度啊。


这些科目学不好,主要是因为孩子懒,然后家长管不住,整不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最后说几点比较狭隘的观察吧,躺枪莫怪。


我感觉上了初中以后吧,不管文理,学习确实还是应该以孩子为主导了,父母做好老秘书即可,没必要过多参与学科了。


理科来说,中学课内阶段,也许父母辅导得越多,孩子成绩越上不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如果有不会的题就喊爸爸,时间长了,自己抠题能力就退化了。


理科必须自己抠题,自己理解内在的东西,才能举一反三,真正学好。你看民间故事里,回忆上学阶段,总有个给女同学讲题的学霸,那就得有成天听题的呀。


总听别人讲,一听就懂了,下次还是不会。


所以说常年就题论题是行不通的,偶尔点拨倒是可以,有一些常犯的错误,一些类型题目的关键点,一些规律的总结,说一句顶百句,灵光一现,后面水到渠成。


但这个对家长的水平要求实在太高,就比如张无忌练武功,你过去指点一下,起码得有张三丰的层面吧?


又比如赵四在那里舞舞扎扎地比划功夫,刘能在旁边看半天,只需要一脚就能踹到破绽给他踹趴下,这都需要非常了解,非常高超才能做到。

图片


而文科,如果父母水平够,倒是可以通过日常聊天来拓展见识和思维,启发兴趣,但这个不直接作用于学习。


父母参与过多,天天按着听写,读书,抄默,讲解,作用肯定是有,就是忒累,而且你稍微一松懈,孩子自己就不学。语文,英语这类学科,没有孩子真心感兴趣以及高自律,也真是不容易学好。


我说这么多不是为了我不给孩子辅导找借口,我也干了很多事好吧,给竞赛娃找课,给课内娃找教辅,以及各种打印,对答案,骂骂咧咧收拾卷子,诈尸式检查学校作业等等。


大宝那天问我一个语基选择,四组词语拼音,她排除了两个,问剩下两个哪个对。我看了一会儿,嘴里叨咕半天,东北口音令我有点不自信了。

图片


漩涡和襁褓,我叨咕来叨咕去,一会儿说这个对,一会儿说那个可能也对,大宝气得一抡书:


你啥也不会!


可恶,你自己不会查字典!?


然后她还懒得查,就是在文字上不肯用一点心,理解不了一点字义词义,这我也真是很服。


我莫名其妙偏头痛快一周,昨晚上忽然不疼了,大宝忧虑地问“你是不是回光返照了?”行吧,就这成语运用。。今天考语文,听天由命吧。


语文不好影响很多科目,眼瞅着生物地理要会考了,我问到底学咋样了,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字不会写,那些各省的缩写比如赣皖之类的。


那天说写一种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想写扦插,发现不会写,改写嫁接,最后写成了“稼”……你基本字义都理解不了吗?我还能一个一个给你讲吗?从小我没启蒙文科吗?

图片


不稼不穑,胡吃虾仁鸡腿三百元兮?


摊上这种娃,管了也未必上去,不管就更加文盲,咋办呢?


自己劳心劳力跟着学,辅导数学的一个道理,给讲题可能不利于真正学懂,可不给讲题,就瞪着眼,一个作业看到半夜,不闹心吗?


家长能跟着弄,还是弄弄吧,亲生的,有啥办法?

图片来源:爱奇艺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