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R丨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重塑“免疫代谢”抵御病毒感染机制被解析

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BBAs是北豆根、千金藤、粉防己、黄连等中药的核心活性成分,其抗病毒潜力近年备受关注。然而,BBAs发挥抗病毒功效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晰,制约了相关中药价值的深度挖掘。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教授、王遥教授团队在抗病毒免疫代谢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系统解析了BBAs通过重塑免疫代谢抵抗病毒感染的全新药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 Phytochemical Alkaloids orchestrate immunometabolism against viral infections 的论文,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图片
研究团队首先系统筛选了胆固醇转运蛋白的抗病毒功能,发现位于溶酶体的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缺失或被药物抑制后,可显著抵抗多种病毒感染。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PC1缺失重塑了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并激活了细胞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随后,通过药物基因表型筛选,研究人员揭示BBAs(包括汉防己甲素Tet、汉防己乙素Fan、千金藤素Cep、小檗胺Bbm处理与NPC1功能缺失呈现相似的基因组表型,并证实BBAs具备优异的广谱抗病毒活性。研究人员以汉防己甲素Tet为代表,深入探究了BBAs的抗病毒免疫代谢机制。研究发现,Tet特异性结合NPC1蛋白,发挥双重抗病毒作用:一方面,抑制NPC1的胆固醇转运活性,导致胆固醇在溶酶体聚集,从而阻断病毒入侵细胞的路径;另一方面,增强NPC1与抗病毒天然免疫关键接头分子STING的相互作用,维持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筑牢细胞内的抗病毒防线。该抗病毒机制在多种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中得到有效验证。

本研究聚焦胆固醇代谢与天然免疫交互这一前沿热点,首次阐明BBAs通过靶向NPC1-STING信号轴实现双重抗病毒的创新机制:既阻断病毒入侵,又激活持续免疫应答。该发现为从免疫代谢角度科学阐释含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中药清热解毒的传统功效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图片
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重塑免疫代谢抵抗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成翠芹和王遥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安龙教授和王遥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全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f190/8163831?login=false


本期编辑:D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