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还挂在棉叶上,共青团农场五连职工袁家强已经在地里转了三圈。他轻轻抚摸着棉花植株,“今年棉花长势不错,过几天就能打顶了。”
从“建筑工”到“田秀才”,袁家强用二十年时间,从农业“门外汉”成长为带领职工共同致富的“土专家”。作为一名党员,他致富不忘乡邻,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带动职工群众一起勤劳致富。
通讯员 徐春梅 摄
在五连,提起袁家强,职工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跟着老袁干,准能过上好日子!”从50亩薄田起步,到如今带领职工群众经营上千亩高产田。袁家强的故事,就像他精心培育的棉苗一样,在戈壁滩上绽放出希望的花朵。
2003年刚承包土地时,袁家强闹过笑话。别人家的棉花苗齐刷刷冒头,他地里的棉花却东缺一块西少一撮。原来他把种子撒得深浅不一,急得蹲在地头直挠头。“那时候连滴灌带都能接反。”提起往事,他笑着说。
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他成了连队最“缠人”的学生。袁家强总是揣着个本子追着技术员和老职工问田管技术。2014年,他带着5户邻居试种600亩土豆,收获时一算账,每亩效益比棉花高出300元,5家人当年就添置了五台拖拉机。
2018年,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推进,袁家强有了自己的身份地,干劲比以前更足了。凭借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充分吸收利用外出学习的先进知识,不断总结尝试,辛苦的付出让他收获满满。
通讯员 徐春梅 摄
每年春播一开始,袁家强都带头播种,大胆尝试新的栽培模式和新技术,进行对比总结,向职工群众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带动职工群众共同致富。
职工吕爱卿说:“老袁人好热情,我家的地啥时候浇水、打药,都是他提醒我,帮忙找机子,跟他当邻居我们都沾光。”
“恪尽职守,勤勤恳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袁家强的处世之道,因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去年,袁家强被评为“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并连续5年被评为共青团农场诚信职工,先后被评为农场多元增收示范户、师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