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被出成阅读题目,而我并不会做。”近日,青年作家王彤乐发帖称,自己发表的文章《蓝气球与甜月亮》被选为上海市虹口区初二语文期末考试的试题,但试题中的一道选择题自己做错了,另外三道偏主观的题,自己也答得不够全面。
青年作家王彤乐。
记者注意到,在王彤乐发出的图片中,《蓝气球与甜月亮》成为了阅读理解中的阅读材料,注明有删改,共设了4道题,其中第13题是选择题。
王彤乐自己做错的题是第13道选择题↓↓
下面对第⑦段画波浪线句中三个“穿过”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2分):
A.以排比的方式展现了老人骑着自行车绑着气球一路前行的景象。
B.形象地表现了那些气球在天空里漂浮之轻快自在。
C.具体展现了西北戈壁独特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环境。
D.烘托了“我”看到梦寐以求的气球时内心的激动、渴望和向往。
在阅读材料中,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为:那些色彩鲜艳的气球在雾蒙蒙的天空里漂浮,穿过树林、穿过羊群、穿过低矮的房屋。
这道题,王彤乐第一个排除的就是C,但正确答案就是C。
王彤乐告诉记者:“其实我从小语文阅读理解并不太好,而且我一直感觉应试阅读与写作是两码事。我和朋友还讨论了一下,都很纠结这些题目,如果我去答题的话应该不比大多数考生考得好。”
不过,王彤乐也同时表示:“我感觉这样的情况也算正常,我小时候做阅读理解时就常常在想,那些作家真的完全能做对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吗?语文考试也是一种逻辑考试,我也理解大家所说的‘文章一写出来就不属于作者本人’这个观点,所以觉得挺有趣的。语文阅读理解本身就没有所谓的标准。”
6月30日,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致电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反映情况很好,我们会跟相关负责的部门进行反馈、沟通,具体去了解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同时,这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关于期末试卷的选用,首先,我们不是统一组织的考试,是出这样一个相关的题,然后由学校选择性使用,作为期末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依据。参考过程当中,如果有什么想法,哪怕是争议,都是可以探讨的。”
来源:上游新闻(记者:杨四海)、中国青年报
编辑:赵静明 校对:任倩妮
【来源:新快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