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商务厅发布一组数据,截至6月23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参与人数超481.11万人次,实现销售超344.2亿元。这组数据不仅反映了以旧换新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显示了我省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
2024年以来,在“双碳”目标与扩大内需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山西省全面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围绕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出台了9项实施细则或工作通知,补贴品类多达30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以旧换新政策通过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环节,以不断上涨的市场需求激发生产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培育新质生产力角度看,通过需求侧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山西省正逐步实现传统制造向数字化生产跃迁,同时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据了解,1至5月,汽车、家电和通信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5.0%、32.5%和46.9%,拉动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个百分点。从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看,“以旧换新”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制造”闭环体系,这种“消费牵引-创新驱动-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正助力我省形成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推动消费市场提质升级。以旧换新政策一方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形成。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汽车换“能”……山西省持续开展以旧换新工作,注重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双向发力,同时,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和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持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据了解,山西省首家以旧换新国补服务站在太原市启用以来,“直补立减”“拖旧送新”等便捷方式提升了社区居民以旧换新的体验,让更多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购买绿色智能家电新品。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不断实施,山西正在通过政策杠杆、市场机制与消费理念的协同变革,书写着资源型省份转型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