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是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周年。香港各界人士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年来,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保驾护航,一法安香江,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
总台记者 金东:这里是香港金紫荆广场。五年前可能有人对香港有担心和疑问,而香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回应了这些怀疑。它依然是那个闪耀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国安法的成功实践,是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法治稳定的大背景下,香港正释放出全新的发展动能。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李家超:国家安全这个概念,我看到很好的成绩。其实国家安全涉及的大概有20个范畴,有金融安全、有能源安全等等。一般的市民现在更明白,国家安全的范围这么大。这个我觉得,对全民维护国家安全整体效果会非常正面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林至颖:我们看到,过去五年中央实施香港国安法,同时,也完善了香港的选举制度,落实了“爱国者治港” 的原则。香港恢复了安全稳定,然后,也是全力地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香港经济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重新回到全球第三。国际营商环境,还有人才的竞争力,也回到全球前10之内。香港也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这些也都反映出国家安全对于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性。
总台记者 金东:近期,国际调解院把总部永久设在了香港。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调解讲究什么?东方智慧讲“以和为贵”,普通法传统注重程序正义。这是国际社会对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法治体系独特价值的高度认可。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院长 林峰:把国际调解院设在香港,反映出国家对香港的信任,也希望把香港打造成一个国际调解之都。
总台记者 金东:有了香港国安法,长期限制香港科创发展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就说科研数据吧,这是任何国家都严控出境的战略资源,香港和深圳仅一关之隔,科研数据却长期无法顺畅流通,两地各自的科研优势难以形成互补。如今在法制的保障下,科研数据可以便捷地实现跨境验证和流通。
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企业) 何颂贤:随着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超级联系人和增值人的作用,香港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政产学研融合、创新突破中发挥了更大潜力,并将人才优势转化作为创新创业的发展及动力,正共同推进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
总台记者 金东:回看这五年,香港法治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它绝不只是抵御风浪的“盾牌”,更是驱动繁荣的“引擎”。当法治成了这座城市最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安全之“稳”才能真正托举起发展之“兴”、创新之“进”。香港这颗东方明珠,正在法治的轨道上,跑出新的速度,续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