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地道的中华古早风味,要去马来西亚寻找

🍜图1-2:这是刚刚结束的
食味马来西亚之旅
中,我们前往霹雳州小镇Menglembu,在当地一家点心店吃的早茶。
当地主要居民是第四到第五代的广东华人。他们背井离乡,在当地开采锡矿、拓殖垦荒。甚至把马来语地名Menglembu翻译成华语“万里望”,意为万里望故乡。
前尘隔海,但他们乡音未改,至今依然用粤语交流。这一桌地道的、没有冰冻、没有预制的广式早茶,让人秒回几十年前的广东。
🥗图3-6:在槟城,我们到访了南洋香料园。19世纪,英殖民者把槟岛塑造成了马来半岛上最重要的香料种植和贸易基地,而负责垦荒的,就是下南洋的华人。
除了认识数百种香料的“真身”之外,我们还在有娘惹血统的大厨指导下,尝试理解姜花、黄姜、肉豆蔻、罗望子、香茅等香料的风味特性,并用他们来烹制娘惹菜肴。
而打卡全球唯二的米其林摘星娘惹餐厅,则更加深感受了中华传统料理遇上丰富香料谱系之后的火花。
🍵图7-11:在吉隆坡东门市场,我们寻访了隐于闹事的东门市场。这里的开埠先驱是广东人叶亚来,他是叶挺将军的叔公。在尝试了广东都很难找到的罗勒鸡腊味煲仔饭,和蔡澜死前必吃清单里的福建炒面之后,我们还走进了印度庙,参与印度泰米尔人的传统节日。
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印度教的世界与哲学、甚至还尝试了印度人的蕉叶饭。在风味的变幻中,厘清华人的传统饮食,在迎面撞上南亚文明后,是怎样被魔改成“妈妈都不认识”的样子。
🥞图12-18:我们还到访了华人富商兴建的历史百余年的俱乐部、英国殖民者建造的城堡和种植园、马来王室的皇宫。在各种文化和民族的变幻中,探索华人秉承原汁原味理念,和因地制宜食材所创造的芽菜鸡。 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白咖啡工厂里,找到了隐藏于南洋文化深处的,关于当代中国诞生的线索。
🧉图19-20:我们包了在槟城的一个榴莲庄园,20个人尝了十余种榴莲;我们还在槟城的港区包了一艘游艇,亲身经历南洋的天风和海雨、土地和热情。
7月,今年的食味马来西亚之旅还有一期,剩下少量名额,如果你不想错过榴莲季的末班车,欢迎报名参加。 👉
7月11-17日 | 马来西亚
接下来的秋天,我们照例推出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线路,在瓜果最甜、羊肉最肥美的季节,走进五彩斑斓的大唐西域。 👉
10月1日-7日 | 乌兹别克斯坦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添加领队的微信(同手机):13506810581,详细咨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