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撑不住了?佩通坦支持率跌破10%,为自保兼任文化部长

2025年6月的曼谷,空气里多了些不安的气味。28日晚,约6000名抗议者聚集在胜利纪念碑,高喊“总理下台”的口号。组织者大多是“老熟人”——曾反对他信的黄衫军,如今又盯上了他信的女儿、现任泰国总理佩通坦。

这一幕,似曾相识。但与过往不同的是,佩通坦这次面临的,不只是街头的嘈杂,而是四面八方的“政治围剿”:通话泄露引发执政联盟分裂,支持率跌破10%,宪法法院随时可能叫停其总理职务。而就在同一晚,她悄然递交了一份“非常规”的内阁名单,计划兼任文化部长。

表面是职责增加,实则是战略自保。

图片 

“双重身份”的现实逻辑:不为文化,只为留场

据泰国《国家报》披露,佩通坦新提交的内阁名单中,她将同时担任总理与文化部长,副总理普坦则兼任内政部长。这一操作,初看是职责调整,实质却是为可能的“停职风暴”提前布阵。

泰国法律规定,一旦总理遭法院暂停职务,便无资格主持内阁会议。但如果同时兼任内阁职务,则仍可以“部长身份”列席会议。这是制度上的一个“灰色缝隙”,也是政坛高手在逆境中保住话语权的一种“场内自救”。

换句话说,佩通坦在“预判失势”,并为自己留下一把椅子。

这是一次充满仪式感的“自保布局”,也是一次战略转向:从主导政府,转向苟活于会议桌边。

图片 

通话泄露:引爆执政联盟的政治炸弹

这一切的导火索,始于佩通坦与柬埔寨前总理、现任参议院主席洪森的一段“被泄露”的通话。

外界普遍认为,这段通话内容涉及区域安全、政治评估等敏感信息,被认为触碰了泰国主权红线。随即,执政联盟中排名第二的“自豪泰党”宣布退出联盟,导致政府陷入合法性危机。

更棘手的是,副总理兼能源部长披拉攀近日也公开放话,称若不更换内阁人选,他将带领联泰建国党“全面退出政府”。而他针对的,正是与其长期不睦的内政部副部长人选——来自本党高层的素察。

这意味着,执政联盟已非松动,而是“开裂”。

对于佩通坦而言,这种从内部瓦解的政治风险,远比街头抗议更加致命。

图片 

民调跌穿“安全线”:9.2%的总理还能执政?

政坛最残酷的考卷,是民意。根据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最新民调,佩通坦当前支持率仅为9.2%,不仅创下上任以来新低,也意味着其政权已跌破“舆论安全线”。

此前她曾被塑造成“希望之女”,既有父亲他信的政治资源,又有“改革者”的外壳。她的上台被看作是为泰党试图软着陆的“战略继承”。

但现实却让这位“政治新星”迅速下坠:外交风波引爆内讧,联盟分裂削弱掌控力,而如今,为了保住参政权甚至必须在“文化部长”岗位上苦苦维系。

一位总理,却要靠兼任“非核心职务”才能坐在会议桌前,这是权力下滑最直接的注脚。

图片 

抗议升级、法院动向、舆论反噬:多线危机正同时展开

街头抗议者早已喊出“黄衫军回来了”的标语,曼谷的胜利纪念碑重现十年前的愤怒景象;宪法法院正在审理针对佩通坦的停职请求,专家预测“将很快作出裁定”;而联盟分裂、权力削弱、支持率崩塌,也让原本温和派的中产阶层舆论开始倾向于“换人”。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被政治风险全面包围的局面。

佩通坦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多了:要么背水一战,清洗内阁、重组联盟、放弃争议职务;要么在“文化部长”的身份下苦撑内阁发言权,拖延政局崩盘时间表。

但时间,已经不站在她这一边了。

图片 

金融市场的沉默,比街头更冷

令人警惕的是,泰国国内金融与投资界几乎没有对政局动荡发出声音。这种“集体沉默”,往往不是无感,而是“静待崩盘”。

过去泰国多次出现的政变、权斗与街头对峙,都会激起资本市场反应;而如今的沉寂,意味着市场已将当前局势视为“不可控变量”,在等待最后摊牌的落地。

佩通坦想用“文化部长”的身份继续坐在牌桌边,但问题是:这场牌局,还有人愿意陪她继续玩下去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