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跨文化旅美音乐人的当代表达与深度实践
【开篇|声音背后的讲述者】
当光线影业出品的青春爱情电影《这么多年》在国内斩获超过3亿人民币票房时,观众或许注意到角色间含蓄克制的对白,也被画面中的情感流动所打动,却未必察觉到,那些潜藏在片中情绪之下、如水波般轻柔又精准的配乐,正出自旅美作曲家应孝毅(Xiaoyi Ying)之手。
作为该片配乐团队的核心创作人之一,他用钢琴与弦乐织造出细腻的声音语言,既保留了东方语境中独有的留白,又兼具好莱坞工业标准的逻辑与精度。这种“东方情感,国际表达”的声音特质,也延续到了他为莉莉丝游戏《剑与远征:启程》创作的场景音乐,以及他担任主编曲与制作人的原创音乐剧《我要你》中。
而在他位于洛杉矶的工作室里,这位年轻的多面音乐人常常在多台电脑与多个乐器之间来回切换,从电影配乐到游戏配乐,从流行音乐制作到音乐剧编曲,他始终坚持以高标准和深情感参与每一次声音的诞生。
【专业成长|技术与美学的双重修行】
应孝毅出生于深圳,在这座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城市中,他自幼便对声音与叙事展现出敏锐的感知力。虽然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一度尝试走理科道路,但文学与艺术始终在他心中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高中面临人生选择时,他严肃地审视了内心,最终义无反顾地遵从了自己的真正渴望。在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后,他坚定地选择了音乐作为人生的主方向。
随后他赴美求学,先后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UCLA影视配乐课程,以及南加州大学电影配乐硕士项目(USC Screen Scoring),系统接受了包括传统作曲、爵士作曲、当代音乐创作、音乐制作与混音等多方面的专业训练。
这段跨越文化与学术背景的学习路径,不仅给予他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使其在音乐审美上更具包容性与结构感。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感受到对旋律与和声的精致打磨,同时又能捕捉到不拘一格的声音想象力。
【跨界融合|从银幕到舞台的声音旅程】
在电影配乐领域,应孝毅尤为擅长在情绪层面进行细腻铺陈。在电影《这么多年》中,他以极简的配器与克制的节奏,为影片中关于青春与回忆的情感注入了流动性,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同时又始终不越界,不会过度抢占观众对剧情与画面的注意力。这种精准拿捏的分寸感,展现了他对“音乐服务叙事”这一理念的深刻理解。
而在游戏配乐方面,他为莉莉丝游戏出品的大型RPG《剑与远征:启程》所创作的场景音乐,兼具旋律性与可循环性,既符合游戏节奏,又避免了长时间聆听带来的疲劳感。据公开数据,该作在上线后全球下载量超1200万,配乐作为核心沉浸体验之一,也被许多玩家和业内从业者所称赞。
作为音乐剧创作者,应孝毅担任了热门IP改编点唱机音乐剧《我要你》的主编曲与音乐制作人。在原作《我要你》歌曲全球播放量突破40亿的背景下,该剧先后在全国19个城市巡演,演出总场次达24场,总观众数超过2.4万人,全网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1亿。如何在尊重原曲旋律的基础上,完成对不同年代、不同表演场景的音乐再编织,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工作,也体现了他作为成熟编曲人的整体控制力与改编能力。
【多面身份|作曲、编曲、制作与混音的边界流动】
除了作曲家的身份,应孝毅同时也是一位活跃的编曲人、制作人与混音工程师。他常常参与音乐创作的全流程,从旋律动机的构想到现场录音的指导,从节奏细节的雕琢到最后一版声音混音的输出,几乎每一个声音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完成精致雕琢。
作为编曲人,他强调对每一个声音层次的细致处理,尤其是在低频乐器、和声与声部设计中的精准控制,确保最终成品达到行业标准;作为制作人,他习惯于与歌手、词曲作者、演奏者、技术团队紧密协作,在多方之间搭建沟通桥梁;而作为混音师(尤其是配乐混音师),他专注于平衡感与清晰度的艺术,强调如何在画面中精准地呈现音乐而不喧宾夺主。
除了作曲,应孝毅在编曲、制作与混音等角色中也始终保持深入参与。在这些非作曲创作的环节里,他更多依靠审美、经验、听觉的敏感度,以及对结构判断力,去调配音色的质感、声部的动态与整体的空间层次。虽然这些工作往往不像作曲那样直接呈现情绪,但其中所包含的平衡感、控制力与审美判断,同样决定着音乐最终的完成度与感染力。
【创作理念|保持细腻,也保持更新】
回顾自己的音乐旅程,应孝毅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品质是:对情感的敏感度、对细节的执着,以及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帮助他在不同项目中,既能准确捕捉创作者的意图,又能在执行上保持高水准的艺术完成度。
在保持创作力方面,他也并不拘泥于某一条路径。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跨界”的工作方式:作曲、编曲、混音、制作各个维度轮转式地推进,既提升了专业能力,也令创作始终保持活力。
【未来方向|用声音连接文化与时代】
目前,应孝毅正在筹备融合电子音乐与爵士和声的个人创作计划,同时也参与多项影视与游戏项目的开发。他近期与R&B流行唱作人童禹博合作新专辑,担任编曲与制作人,力图将复古风格与当代音色进行融合;同时,他还作为录音工程师参与了格莱美获奖音乐家Carla Patullo即将发布的新专辑。
在快速演进的数字化创作时代,应孝毅始终保持着对声音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敏锐捕捉。他相信,真正动人的音乐,不只是技术的呈现,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情绪共鸣。
“我希望自己做的音乐,不只是音符的堆砌,而是一段温柔且真实的听觉旅程,能够持续地抚动听者的心弦,唤醒那些被埋藏的情绪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