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冲击波:油价、运价、金价三连跳?中东动荡如何重塑全球市场

图片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摘要

以色列伊朗的军事冲突存在着极大的升级风险,双方虽有停火协议,但仍存在冲突升级风险。以伊冲突持续升级风险及中东地缘政治动荡加剧会持续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波动性干扰,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冲击持续走高。本文从以伊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角度,探讨以伊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

从能源市场来看,以伊冲突彰显的中东地缘政治持续动荡会在以下三方面加剧全球能源市场安全。

一是,冲击大宗市场稳定。以色列伊朗之间的冲突虽以停火协议落下帷幕,但未来潜在的巨大风险依然冲击到伊朗等出口国的能源出口稳定,对原油、燃料油、沥青、工程塑料等行业稳定造成较大干扰。

二是,可能升级的冲突波及其他产油国及能源市场稳定。在美国整体战略收缩大背景下,以伊冲突彰显出中东地缘政治板块的不稳定性持续加剧。未来可能出现的军事冲突升级会加剧产油国及周边国家稳定。如,霍尔木兹海峡承载了全球约30%的石油海运,一旦伊朗后续开展报复行动并对霍尔木兹海峡进行管控,会进一步加剧石油上涨风险,引发全球能源、电力系统大宗价格普涨。

三是,全球资本避险需求增强。在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持续承压的当下,黄金、美元、美债等避险资产的全球需求短期内会涨。避险需求快速增长同样也会抬高全球能源价格。尤其要重视7、8月可能再度升级的中东地缘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的持续性压力。

6月以来,中东再起争端。近日,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空袭,加剧了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东地区石油生产供应锐减风险加剧,原油价格短期内暴涨,全球资本避险情绪旺盛。6月全球开始进入用能高峰期,也是北方工业国能源需求旺季的开始,以伊冲突加剧能源供应危机的升级极易向全球市场蔓延,黄金、美元等“避险”资产应声上涨。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3日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就“全面彻底停火”已达成一致。目前,以伊进入停火状态,但中东的紧张局势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从近年来中东局势发展动向看,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并不会因为停火协议而完全消弭。随着美国战略布局更迭、俄乌冲突导致中东地缘变动、无人机战斗群技术的实战应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系统性风险持续加剧,这使得中东局势的未来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地缘板块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对石油等全球能源市场造成巨大风险,对于工业生产国而言,亟需提前布局,增强能源储运安全,以防备可能再度出现的以伊冲突升级。 

以伊冲突对全球市场的冲击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展开空袭,中东地缘冲突再度出现升级风险,冲突波及石油、海运、化工等各大产业安全。这次空袭及双方交火,实际上是自去年以来以伊两国军事对抗的进一步恶化。14日,以军除了攻击伊朗核设施、军事设施外,开始轰炸伊朗石油设施。伊朗也通过向以色列发射导弹予以回击,并计划对中东地区的美军基地展开打击。以伊之间的军事冲突对全球油价造成巨大冲击,全球海运价、避险资产应声上涨。

图片

以伊军事冲突造成全球油价短期内暴涨。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第三大产油国,年产450万桶原油,年出口原油约160万桶,出口的石油多通过海运通道输送给生产国炼油厂,以伊冲突加剧了生产国的能源波动风险。同时,伊朗还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这一中东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对霍尔木兹海峡的管控影响到全球能源运输安全。

以色列对伊朗石油设施的空袭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大举推高全球原油价格。中东局势骤然升级令国际油价再度冲高,6月是生产国能源需求旺季的开始,以色列空袭伊朗当天,WTI纽约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价为72.98美元、74.23美元,环比分别上涨16.7%、14.9%。

风险持续向原油运价外溢,绕行费、保险费等费用的上涨会持续推高海运价格。以伊冲突还波及海运价,现在虽有停火协议,但是围绕航线的零星冲突并未结束,持续增加了海运波动风险。石油生产国局势波动对海运价有非常强的外溢效应。

以2022年俄乌冲突为例,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限,油价最高暴涨至130美元/桶,俄罗斯航线油轮运价暴涨至20万美元/天,中东航线超大型油轮日租金一度高达10万美元/天。再以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为例,当时通航霍尔木兹海峡的船只遭遇大量袭击,油轮的绕行费、战时保险费等综合成本上涨,运价涨幅一度高达50%-100%。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还会带动其他产油国分担石油出口的份额,造成中东周边油价、运价的抬升。

军事冲突风险会外溢到中东航线。阿拉伯湾、阿曼湾及霍尔木兹海峡的船舶遭遇报复性袭击的风险持续放大。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局势动荡升级还会造成部分空域关闭,导致途经中东的欧洲航班绕行成本增加,提升航空运输成本。资本避险情绪升温带动黄金等价格上涨。黄金等有“避险”属性的资产短期内更为动荡,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大幅抬升,一度突破3400美元/盎司,连带传导至全球其他避险资产上,造成大范围的资产价格抬升。

中东局势动荡还会造成新的全球供应链压力。以伊冲突也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新的压力,除能源价格上涨外,货运中断加剧全球贸易综合成本。军事冲突叠加长期的报复性军事行动,会导致航运货运量持续下降、货运成本飙升,影响周边国家尤其是整个中东地区的经济复苏进程。

近年来,以色列在中东势力持续扩张,叙利亚、黎巴嫩等地冲突频发,以伊冲突会持续蔓延至埃及等国家,中东安全风险持续抬升。同时影响到迪拜、阿联酋等周边国家的安全与经济复苏进程,甚至埃及这类能源匮乏的国家也会受到波及。以阿联酋为例,该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但以色列在中东军事行动的持续泛化对阿联酋这类国家经济也造成冲击。在中东之外,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也会对化工类产业造成冲击,石油价格的上涨也会影响石油进口国的乙烯等产品的生产成本,波及炼油厂、中间商的经营安全。

停火协议之后还需要避险吗?

虽然短期内以伊签订停火协议,但长远看,中东地缘持续动荡呈现长期化、常态化趋势。随着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系统性变化,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自主性不断增强,加之,AI技术、星链全球网络的运行使得“小国”得以借助无人机组成的“空天战斗群”在军事博弈中逐步占据更多反向不均衡优势。无人机空天战斗群等新型作战技术的发展使得“小国不再是小国”,中东传统板块的势力重构近在眼前,这是中东局势未来必将持续动荡的一大核心原因。此次以伊虽有停火协议,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中东动荡的根源,中东地区军事冲突的常态化势必会在中长期时段内影响全球能源安全,全球资本避险需求持续走高。从2024年全球黄金交易的流向看,伊朗等中东国家的黄金进口量屡创新高,侧面也反映了伊朗等国为军事冲突升级在做一定的准备。

本次以伊冲突是去年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冲突的持续升级。自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后,以色列空军就将目标锁定至伊朗核设施,无人机新型战斗群在战争中的大范围使用,给以色列这样的“小国”提供了反向不均衡作战优势。俄罗斯因深陷俄乌泥潭,空防已无法有效覆盖中东地区。以色列可以直接借助无人机战斗群直接取道大马士革上空展开军事行动,并对伊朗核设施展开有效打击。

实际上,以伊冲突升级的背后是美伊对抗的持续,美伊对抗是以伊冲突升级、海湾地区紧张形势持续加剧的源头。只要美伊对抗态势不变,以伊军事冲突升级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

特朗普第二任期进一步放开了国内油气开采,显然对于能源外部供应变化也做了准备。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特朗普就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开始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以达到全面遏制伊朗的目的。在2018年8月,特朗普就曾重启过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在经济制裁上将对伊朗的能源制裁扩展到非能源领域。2018年11月,美国又重启了对伊朗石油化工、能源、金融等行业的制裁。自2018年以来,伊朗内外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对伊朗的全面经贸制裁造成伊朗原油收入锐减、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

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是中东局势升级的一大诱因。表面上看,伊朗势力持续下滑,但民间经贸显示:伊朗等地的极端势力有快速抬头的趋势。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加剧伊朗民众生活贫困,造成其国内保守主义、极端势力的快速抬头,这是推动伊朗对外政策走向极端化的背后根源。虽然以色列和伊朗都避免走向“全面战争”,但极端势力在伊朗等国的持续抬头使得中东地缘政治陷入持续动荡。除此之外,以色列在中东日益强势也是以伊冲突持续升级的一大风险。

2024年8月,以色列军机就曾在黎巴嫩首都及周边空域飞行,而美国也持续向中东地区增派海军、空军力量,显然,一个军事上更加强势的以色列是中东持续动荡的另一大诱因。近年来,以色列持续不断增强在中东的军事行动,也会成为以伊冲突未来升级的导火索。

中东地区冲突升级不会因为停火协议而戛然而止。美国在中东战略重构、以色列势力持续抬升、无人机战斗群的广泛使用、极端势力在中东持续坐大,这些更深的矛盾冲突因素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显然,当下的以伊停火协议很难有效解决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矛盾。当然,从美国全球战略布局角度看,美国在战略层面上并不希望再度卷入中东的大规模冲突,以美国目前国内矛盾频发的状态,一旦被以色列拖入中东泥潭,很难全身而退。这也意味着美国会将中东的冲突限制在一个特定范围内,避免中东再度出现大规模冲突尤其是全面冲突。

但从近年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看,美国在未来未必有全面掌控能力将中东军事冲突限定在“避免全面冲突”这个红线之下。一旦美国无法有效限制冲突升级,中东地区就必然出现局部冲突向全面冲突升级的态势。

图片

虽然以伊停火协议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回落。但除了地缘政治风险外,近年来全球整体步入衰退期,经济衰退的整体氛围反而会加剧中东地缘政治波动的烈度,显然,未来中东地区小规模、短周期的冲突还会屡屡发生,极端势力的持续抬头也会加剧中东地缘冲突的风险。中东地缘冲突持续加剧的可能性极大,未来依然会对全球能源、运输、供应链安全造成持续不断地冲击。从经验上看,围绕中东的军事冲突一般多高发于全球用能高峰期,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全球用能紧张,不排除以伊冲突在9月、12月这种能耗高峰期再度升级的可能。

显然,针对中东局势的整体动荡加剧,对于全球生产安全而言,要在能源安全、海空运输、关键原料安全、金融通道安全上都要提前设置多套预案,预防未来可能再度出现的中东军事冲突对全球市场的冲击。

 


腾讯新闻的朋友们,我是一位研究国际政治的青年学者,关注全球贸易、跨国企业、区域安全、非传统安全。欢迎腾讯新闻的读者朋友们关注我的作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