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天津迎来了一场潮鸣电掣的“城建战役”。
因为,城市是吸引增量的底盘。
就目前来看,吸附力强的区域都具备几个共性:
新质生产力发达、繁华多样的城市资源、强大的交通网络、高品质住宅。
也就是说,能满足人们事业、社交、家庭等需求。
尤其在今年,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竞相追逐的“新风口”。
天津也在大幅迈进!
“向空而生”不再是空谈
实际上,在此之前早就有板块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号召。
空港,是天津制造业立市最大的承载平台,正在加大对智能科技产业的培育和投入力度。
汇聚了软通动力、东软、中兴、大唐通讯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知名企业。
在大数据领域,不仅有联通移动的运营管理和数据中心,还引入了一批数据应用公司,比如北斗未来、数悟科技、新创联、联想创新科技园等高科技企业。
空客A320天津总装二线,继续深耕空港……
空港每年新增产业数量位居天津头部阵营。
同时,为了让人才在空港快速安家,2024年空港还发布了人才购房、租房支持资金的政策。
实实在在的掏出真金白银,留住人才。
为什么能成为高端产业和人才的聚集地?
核心原因就在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向。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工业占比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快速提升。
城市经济增长,已经从产业本身转移到“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科技+金融占据主导,人才的价值愈发重要,机场的重要性已经凸显。
不仅是国内,国际上“向空而生”也是城市发展的主流。
美国孟菲斯空港、日本成田空港、上海虹桥、成都双流……采用的都是AOD的发展模式,即依托于空港,形成的“TOD+机场“。
天津的空港,也将加入他们的阵营,为城市打开一个国际化的窗口与平台。
为此,天津扩建了滨海国际机场,40万平米的T3航站楼已启动建设,并将空港二期建设打造为空港国际社区。
空港向东
接下来,空港东拓势在必行。
从1991年天津港保税区正式成立,空港已经走过了34年的时光。
毋庸置疑,这里是天津产城融合兑现度最好的板块。
按照此前的规划,空港的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产业人口高达20万人。
区域内有机场、商贸、物流、航空产业、居住、配套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促成一个繁荣共生的城区。
现如今,兑现度肉眼可见。
亚洲单体最大的购物中心——SM滨海城市广场、欧贸中心、新燕莎奥特莱斯……
优质的医疗资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肿瘤医院……
空港体育中心、文化中心……
一众普通板块“非标”城市级配套,形成板块内的高级烟火气。
但,空港也面临一些Bug。
第一,承载力。
空港一期是按照当年的产业结构和人口承载量进行设计的。
随着产业不断进驻,大量产业人口迁移进来,现有的基础设施的数量及承载力都需要提升。
第二,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各种“城市病”。
眼下的空港,面临的不是城市界面的破旧,而是需要重心上的变化。
有一说一,空港一期的产城融合,在前30年发展的是产业。
也就是说,空港一期的规划更偏向于航空配套、金融贸易、国际研发等等,缺乏一个大的“全域规划”。
作为一个人口输入型板块,空港的侧重由“产”转向“城”,进一步提升区域的人口吸附力。
空港二期定位为空港国际社区,天降大任,下一个黄金10年将形成一座城市发展的“超级底盘”。
“三生”融合的新型城市
按照规划,空港国际社区,总用地面积6.1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9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三生”融合住区。
即生产、生活、生态。
作为天津迄今为止最新的居住模版,空港国际住区有三大特点:
窄路密网
只有“切成”小地块,才能形成建筑多样性,要做到人性尺度,降低小汽车出行。
形成5-15分钟生活圈
配备大型生态资源,完善生活配套。
地铁、学校、医院、商业、写字楼……强调城市的繁华多样性。
居住水准的提升
既然定位为国际社区,居住水准必须是高规格的。
相比于一期,空港国际社区的住宅用地容积率更低,基本控制在1.3-1.5,产品更偏向于改善。
毕竟,人口圈层的提升带来的是高消费力,基建与居住都是留住人口的终极武器。
内城核心重磅启动
基于这样的定位,空港国际社区整体采用以商务为中心、居住为外围、逐层向外扩散的方式。
商业与居住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
分为静谧外城和活力内城。
静谧外城,为成规模的大型国际高端居住区。
配建15分钟步行生活圈:
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卫生站、菜市场等配套,形成多业态的生活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逸阳国际梅江湾空港小学已经招生运营;
天津港保税区第一中学,也将于今年秋季首次招生。
要知道,这所学校是由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与天津一中合作精心打造的公办完全中学。
不论是师资还是硬件,都是区域内数一数二的。
一众优质教育资源的落位,更加强化了空港的教育标签。
活力内城则采用了当前最为先进的TOD发展模式。
以地铁Z2线经三路站为核心,打造社区活力中心。
集总部办公、酒店、商业、生态于一体,形成空港国际住区的城市天际线。
更关键的是,政府还斥资22亿元引水入城,打造了约67.5公顷的水系景观,进一步提升板块内的“绿色指数”。
从楼市的角度来说,空港国际社区俨然成为了一道“分水岭”。
自组团建设以来,近三年空港一直占据全市板块TOP3的位置。
既有先天因素的加持,又有后天成长力的支撑。
本身,空港面向的客群就比较广泛,津滨双城能够两头兼顾、地缘性改善需求,还能吸引新天津人。
再加上空港的政策引导和教育标签,买房人一直保持着高涨的预期。
此前,空港国际社区出让的土地都聚集在静谧外城。
马上,区域活力内城的首宗宅地就将出让。
该地块位于地铁Z2线经三路的北侧,紧邻联想创新科技园。
最关键的是,地块是目前空港唯一“四面环水”的地块,容积率仅1.4。
景观、低密,改善关注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宗地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纵观近几年区域的土地市场,一直把控着节奏,保持一年1-2块的土地出让,大牌房企也在持续深耕,从侧面证明了空港楼市的稳定性。
同时这宗宅地的上架也意味着,空港国际社区的核心区正式启动!
空港的“二次创业”,也给天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产业、城市、居住是所有城市的“基石”。
想要“治本”,这三重要素的升格,就是一剂猛药,在本质上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