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州迎来了地铁10号线和12号线的开通,开通第一天非常热闹,很多街坊都跑去趁墟。
今天,广州土拍也迎来了热闹的喜事。
就在刚刚,白云槎头车辆段地块被广州地铁地产以21.83亿元底价拿下,楼面价约19000元/㎡;而荔湾小梅大街地块则被力迅以3.13亿元总价竞得,楼面价站稳3万+/平。
2地块出让揽金近25亿
白云槎头车辆段地块被广州地铁地产以21.83亿元底价拿下,算是意料之中。
这块地本身就有特殊“门槛”:竞买人须具有地铁线网建设、运营、管理经验,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广州只有广州地铁地产了。
地块位于珠江西航道旁,邻近在建的地铁13号线二期凰岗站,拥有一线江景资源。根据要求,竞得人需代建一所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期36班),建筑面积12960㎡。
这种“轨道+住宅”综合开发模式已成为广州地铁的招牌,该地块将会成为广州地铁累计开发的第28个项目,同时也是广州地铁片区内竞得的第三宗地块。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区域优质教育配套空白,对周边二手楼盘如金沙洲一带的房源可能形成价格压力。
另一宗成功出让的荔湾小梅大街地块被力迅以3.13亿元竞得,楼面价站稳3万+/平。这块“蚊型地”面积仅5385㎡,但位置绝佳,距离双地铁交汇的彩虹桥站与陈家祠站都很近,大约400米左右。
地块位于老西关核心区,周边有北京路、上下九、荔湾湖、西城都荟等成熟商业配套。更罕见的是,2公里范围内竟有5家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堪称奢侈。
根据规划要求,荔湾小梅大街地块建筑高度需控制在30米以下,大概率建成10层左右的小高层住宅。
这就有意思了,老城区的小高层可以说是相当矜贵,大概率会做板楼大户型产品把单价拉起来。
02、
随着今天的土拍结束,意味着2025年上半年的土拍也告一段落。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2025年上半年广州一共卖出了19宗宅地,卖地金额约195.3亿,是去年上半年65亿的三倍,这也说明市场真的好起来了。
再来看看卖出的地块都在哪些区域,分别是天河2宗,荔湾2宗,海珠1宗,白云4宗,番禺6宗,花都3宗,增城1宗,越秀和从化则都是0成交。
其中天河2宗地块都是位于智谷板块,天河智谷板块在售项目已形成“神仙打架”格局,越秀观樾、合生缦云、合景臻颐府等项目在售,接下来还会加入保利和金茂竞争。
该板块已经成为了天河改善盘必争之地,想要在板块内突围,产品的打造要很用心,当然价格也很重要。
让人没想到的是,番禺竟然是广州上半年宅地成交最多的区域,这就不得不感谢民企的发力了。在5月30日的土拍中,敏捷一口气拿下了番禺市广路隆辉4宗地块。
为啥民企又愿意拿地了呢?主要是政府这边做了些调整:
一个是给优惠:政府卖地时,条件更好了,比如价格可能便宜点或者付款方式更灵活了,让开发商拿地成本降低了。
另一个是松绑:在房子怎么设计、怎么建这些规矩上,也留了更多空间,让开发商能搞点新花样、新产品,这样民企觉得更有搞头,就愿意回来投资了。
不过呢,虽然民企回来拿地是好事,但也别太嗨,大部分房地产公司还是很谨慎,钱袋子捂得紧。
目前土地市场的主力买家,还是那些国家队(央企、国企)。
至于像花都和增城这些远郊地方,已经很少有土地成交,就算有成交也是本地城投下场拿地。
未来不管是有实力的民企,还是国家队,他们买地都会非常挑地方,基本都只盯着那些最安全、最不容易出问题的一二线大城市的核心区域。
说白了,就是只打“安全牌”。
凭TOD杀入三足鼎立
在广州,广州地铁地产通过在核心区域拿地,把地铁车辆段、枢纽站直接变成住宅商业综合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TOD。
不夸张地说,开发TOD,广州地铁地产是专业的,从93年就开始开发TOD物业,属于领先地位。
就拿目前手里的项目来说,已经有27个TOD项目,开发面积超1000万㎡!
而且目前在售/在建的TOD项目就有20个,去年全口径销售签约额还冲进了广州前三,跟保利、越秀形成三足鼎立的现状。
广州地铁地产今天拿下的白云槎头车辆段地块,将会成为广州地铁地产在广州的第28个TOD项目。
不仅项目多,还卖得很不错。
比如今年上半年开盘的珑曜上城和珑岄上城,一推出就卖爆了,销量在广州数一数二(4-6月珑曜网签套数全广州第一,珑岄排第14)。
白云区的“云字三姐妹”(云筑、云平、云城上品)也一直是各自板块的销量前排。
看来广州地铁地产凭着这手“地铁+社区”的玩法,确实拿捏住了市场。以后估计还会继续在广州搞这种方便大家生活的“地铁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