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大量Agentic AI项目注定失败

Gartner预测,到2027年底,40%的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项目将被取消,原因在于成本高昂、商业价值有限以及风险控制不足。

该研究公司指出,当下大多数项目都处于早期试点或概念验证阶段,许多组织低估了扩展Agentic AI系统的复杂性。

Gartner高级总监兼分析师阿努什里·维尔马(Anushree Verma)指出,那些项目往往“受炒作驱动,且常常被误用”,“这可能会让组织忽视大规模部署AI智能体(AI Agent)的真正成本和复杂性,导致项目无法推进到生产阶段”。

该公司还强调了“智能体包装(Agent Washing)”现象的兴起,即供应商将现有的诸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工具、聊天机器人和AI助手等技术重新包装成智能体,实则名不副实。据估计,在成千上万的Agentic AI供应商中,只有约130家供应商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Gartner近期对网上研讨会与会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仅有19%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公司已在Agentic AI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而42%的受访者称投资较为保守。与此同时,超过30%的受访者或不确定,或持“观望”态度。

然而,尽管早期面临诸多挑战,Gartner仍认为该技术代表着市场机遇的重大转变,尤其是对企业自动化而言。该公司预测,到2028年,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I智能体自主处理,而这一比例在2024年为“零”。此外,预计到2028年,33%的企业应用程序将嵌入Agentic AI,而去年这一比例还不到1%。

展望未来,Gartner建议组织优先考虑具有明确投资回报的用例,并规避将AI智能体添加到遗留系统中的复杂性:“要从Agentic AI中获得真正的价值,组织必须专注于企业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个人任务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