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如同一枚熟透了的荔枝,红中透紫,在天宝十四载的盛夏骄阳下,压弯了枝头,摇摇欲坠,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勾起想象的垂涎。
于是,在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这枚生长于岭南瘴疠蛮荒之地的小小果实,经历了好一番山高水长的算计,终于在天宝十四载的盛夏时节,跨越万水千山,运抵长安,呈献在贵妃的寿筵之上。尽管运送荔枝的小吏,乃至荔枝出处的岭南果园的峒人们,不会看到宫禁之中的贵妃那轻启的朱唇,是如何咬下那莹玉剔透的果肉,又是如何对身边那位本该是自己公公的七旬老朽挤出必要的欢颜。但这就是传奇的结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长安、美人、帝国,传奇总少不了这些元素。但这毕竟只是个传奇,是文人用以托物言志的寓言故事,而在真实的大唐天宝十四载,荔枝恐怕是最不重要的角色,它只是这场宏大帝国爆裂史诗的导火索上的一根线头。在这场真实的历史大戏中,那些在小说影视中出场的角色,并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怎样的命运剧本:我们会看到踏着血海登上权位的帝王,驾驭着大唐帝国的航船已历四纪,他不会嗅不出雷暴的气息,却拒绝承认危机的存在;而传说中的美人,业已年近不惑,渐老芳华与龙心贪欲之间的竞技,落败只是时间问题;权臣的专擅与失宠的恐惧,让他在步步惊心的算计中行差踏错——帝都长安朝堂之中的暗流涌动,对大唐万千臣民来说,一滴飞溅的水珠,就会化作灭顶之灾的滔天洪水,但在洪水来临前,他们还要日复一日地活着,以他们的数量,作为铺陈在这大唐盛世背景上必要却又不得不自生自灭的点缀。只有少数人会感知到,那只栖息在范阳的鸷鹰,此刻正眈眈凝视着这熟透了荔枝般的盛世长安。大唐天宝十四载,长安。无数的命运的线,似乎都在不可避免地将大唐帝国推向那个注定的结局。一如凛冬终会到来,枝头的荔枝也必将落下。
本文内容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6月27日专题《大唐天宝十四载》的B02-B03版。
B01「主题」大唐天宝十四载
B06-B07「社科」除了期待下次工业革命,人类还有其他选择吗?
B08「文学」《三段论与红磨坊》人的解体,梦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