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2025年第十六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总决赛的最终结果正式出炉。从最终结果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子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包揽了所有金奖。下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各位获奖人:
取自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在华罗庚奖(分析与微分方程方向)方面:北京大学的卢均鹏获得金奖;银奖得主中,清华大学有2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1位;铜奖得主中,清华大学占据3位,北京大学有2位,另外一位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汪天乐。
在陈省身奖(几何与拓扑方向)方面:清华大学的李宣佑获得金奖;而3位银奖得主,也全部被清华大学学子包揽,看来这届清华学子在几何与拓扑方向依旧很强啊;铜奖得主中,清华大学占据2位,南开大学1位、南京大学1位、同济大学1位,杭州师范大学的钱振烨也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公布的团体赛笔试成绩时,杭州师范大学便获得了笔试阶段的优胜奖,成为唯一一所获奖的“双非”高校,其排名甚至超过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强校,令人刮目相看。
在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方面:清华大学的李钒祎获得金奖;而3位银奖得主,则全部被北京大学学子包揽;铜奖得主中,清华大学占据3位,北京大学有1位,浙江大学1位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位。
在林家翘奖(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方向)方面:北京大学的韩明宇获得金奖;银奖得主中,北京大学有2位,清华大学有1位;铜奖得主中,清华大学占据3位,北京大学有2位和浙江大学有1位。
在许宝騄奖(概率统计方向)方面:北京大学的冯晨旭获得金奖;银奖得主中,北京大学有2位,清华大学有1位;铜奖得主中,清华大学占据了4位,中山大学有1位,俄罗斯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的Nikita Zolin榜上有名,他也是本次唯一一名获奖的国外参赛者。
在赫尔曼·外尔奖(数学物理方向)方面:北京大学的李博滔获得金奖;银奖得主中,北京大学有2位,清华大学有1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1位;铜奖得主中,中国科学院大学1位,北京大学1位,清华大学1位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位。
而在丘成桐奖(个人全能奖)方面:清华大学的李钒祎(求真书院2022级)获得金奖,他是周炜良奖的金奖和陈省身奖的银奖得主;而个人全能银奖得主则被清华大学的李宣佑(求真书院2021级)和北京大学的卢均鹏摘得,李宣佑是陈省身奖的金奖、华罗庚奖的铜奖和周炜良奖的铜奖得主;而卢均鹏则是华罗庚奖的金奖和林家翘奖的银奖得主。
而在团体赛方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2个团队共同获得了本次的金奖;而两个团体赛银奖,也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包揽;在两个团体赛铜奖方面,北京大学 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队伍获奖。
综上所述,清华大学本次获得了30个奖项,包括4个金奖(2个单项奖,1个个人全能和1个团体金奖)、10个银奖和16个铜奖,获奖总数位居各高校首位;而北京大学本次获得了23个奖项,包括5个金奖(4个单项奖和1个团体金奖)、11个银奖和7个铜奖,金奖总数位居各高校首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收获2个银奖和3个铜奖排名第3。另外除浙江大学收获了2个铜奖外,其余8所高校各获得1个铜奖。从以上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包揽了所有金奖,银奖也仅旁落2个,无论从生源水平还是师资力量应该说清华和北大还是断档领先的。
参考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4ad1Yys9d6cJCxeAzC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