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房颤”→丨“宁”医说

图片

心悸、胸闷、气短、疲劳、头晕......如果你的身体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房颤在作乱了。什么是房颤,它的危害有哪些?典型和非典型的房颤症状有哪些?平时该如何保健?今天,我们就请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赵伟来聊一聊→


图片

记者:产生房颤的原因是什么?


赵伟: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心脏跳动是很有规律的,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统一的指令整齐划一地行动。而房颤呢,就好比是心脏这个“军队”里出了点乱子,心房部位开始无序地颤动,失去了正常的节律。这种紊乱的跳动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在心房里淤滞,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引发脑卒中等严重问题。


房颤很多时候不是一下子突然出现的,而是在各种潜在因素的积累下逐渐发生的。有些患者可能心脏本身就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长期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心房更容易出现异常电活动,进而引发房颤;还有一些因素,像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退行性变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另外,长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能成为房颤的诱发因素。


记者:如果出现心慌、胸闷等表现,是不是就表示有可能发生了房颤?而对于那些无症状的房颤该如何预防和及时发现呢?


赵伟: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会有明显的心悸,就是感觉心跳得特别快、乱,心里慌慌的;还有些人会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感觉会更明显,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甚至晕厥,这是因为心脏输出的血液不能满足大脑的正常供血需求。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可能症状并不典型。对于房颤来说,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就是心电图。但有时候患者到医院时房颤可能已经停止了,普通心电图就捕捉不到了,就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它可以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内的心脏电活动,大大提高房颤的检出率。


当然,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房颤的可能。首先,心悸是房颤常见的早期症状,发作部位以心前区多见,部分患者会有胸骨后“心脏跳动感”;有些患者会出现脉搏强弱不等,或者用自动血压计测血压时提示“心律不齐”;还有多尿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房颤症状。


记者:对于普通人来说,该如何预防房颤?如果已经得了房颤,在日常生活中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赵伟:对于普通人而言,预防房颤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对于已经得了房颤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就更要注意了。除了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外,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比如有没有心慌加重、头晕、呼吸困难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撰稿:赵   立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