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万人漏保脱保?官方催缴新农合下,农民为何不怕

作为审查“枪骑兵”,审计署在2024年度审计报告中指明,灵活就业群体和失地农民等,超300万人漏保脱保养老金,去年超2000万人脱保新农合。

有人表示,农民缴纳新农合的意愿越来越低,是因为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比较小,也有人认为,新农合连年上涨,已经给农民造成压力。

其实,关于新农合的缴纳,自去年开始,官方就开始催缴模式,并建立了严格的断缴惩罚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参保意愿仍然不高,这时就需要综合考虑问题的本质,因为这与农民息息相关。

图片

官方催缴新农合,农民为何不怕?

新农合的存在,是依托共筹共济制度,让不生病的农民,帮助生病的农民渡过难关,从而缓解重大经济压力。可是,农民发现检查费用才是花销大头,检查花1000、买药花100的情况,反映出的就是重检查、轻治疗。

再加上,不少人发现,缴纳新农合之后,比不缴纳新农合,看病时反而花得更多,这都拉低了新农合在农民心中的性价比。

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其报销流程是先看病、后缴费,而与此相反,新农合的报销机制,是农民需要先垫付资金,等出院时才能够实报实销。

而这种差异,联系到看病问题上,就是在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的情况下,面对中等疾病时,先付款的情况,容易让农民措手不及,看病心理也从主动变成被动,进而拉低新农合性价比。

总的来说,农民看病时,检查项目和费用过多和过高,以及先自行垫付后报销的情况,都在不断拉低新农合的性价比,这也是农民为何参保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农民也不怕断缴。新农合催缴的对象,不应该只是农民,还应该催对“小病大医”整顿,以及对资金使用监管制度的完善。

图片

新农合在制度上有哪些变化?

关于新农合延续参保和断缴,目前各地都有对应的奖惩措施,对于积极参保的,从第五年起,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少1000元。而对于断缴的,第一年报销空窗期为三个月,之后每多断缴一年,报销空窗期就多一个月。比如说去年没有参保2025年度新农合的人群,今年1至3月无法报销,从4月份起才能正常报销。

除此以外,在今年涉及到乡村硬件方面,最高决策层指出将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并且会大力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可以见得,基层医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会进一步推进,而依据制度规定,新农合在村卫生院或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相对来说会更高,在60%到80%之间。

图片

关于新农合,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如果家中有慢性病人,建议积极缴纳新农合,这样在用药开销方面,会减轻很大经济压力。另一个是有慢性病的,建议携带身份证、社保卡、诊断证明等材料,去乡镇卫生院申请办理慢性病历卡,这样新农合能够多报销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