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住这一天
那是一个阴雨天,大雨如注,打得人脸生疼。校门外,花花绿绿的伞汇成了一道河流,每一顶伞下,都有一位急着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但是,没有我的。
我眨一眨眼睛,在屋檐下看着一位位同学轻快地如燕子一般飞到一顶顶伞下,看着门口的一顶顶伞陆续地离开,只剩下零星的几顶,我的眼睛干涩得厉害。
雨越下越大,阴沉的天色很清晰地告诉我,我打算等雨小一些时离开的计划彻底地破灭。
低头,我将衣服往头上一拽,很干脆地冲进雨中。倾盆的大雨很快地将我浇成落汤鸡,寒风吹过,冻得我一阵寒颤,我觉得,我明天一定会感冒。
好不容易挤上被塞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满的公交车,我在其间,不知脚被踩了多少次,一声接一声的道歉,弄得我头晕,脚已经发麻了。
下车后,我晕沉沉地拖着冻得发抖的身子,在大雨中,冰凉的雨水阻碍了视线,连跑的力气都没有了。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一个胖胖的身影向我走来,莫名的眼熟。
我像是一个刚刚被装上发条的机器,还难以适应自己的四肢,僵直着一双腿,低垂着眼帘,想也不想就打算绕过这个人。
头顶上的雨似乎停了,被雨浇坏脑子的我愣了好一会儿,才抬头向上看——一把伞,一把带着不起眼花纹的伞。
“回家。”
是我熟悉的声音,这次我认出来了——是我爸。
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被他拽着回到他店里,冻僵了的手里被塞了一杯热水。
一股暖流也顺着那杯热水流到了我心里,我想,这是我第一次真实地触碰到了父爱。
他对我很好,为了我拼死拼活地工作,给我凑补课费。但这些对我来说,太过遥远,远不如一杯热腾腾的水。
我没出息地哭了。
我想留住这一天。
■教师点评:
王有祥:“雨中接送”近年来被调侃为“史上最恶俗的题材”,因为被写滥了。但就是这普通的生活场景,经过笔者精当的描绘,镜头感呼之欲出。平淡生活中的一杯热水拉近了父女间的距离,指引着我们从生活的点滴中寻觅真挚的情感。
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博雅文学社 包美涵
我爱雨季
沉闷的雷声惊扰了午后的寂静,天空的墨水瓶被掀翻了,乌墨般的云滚滚而来,伴着风与雷。调皮的风儿吹着口哨,拨动着来当它的琴弦。
悄悄地,雨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听,是它敲击着青石板的声音,光滑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犹如强健有力的心跳。伸出手去,雨滴打在手上,如花儿一样盛开,再碎裂。如同那美好的岁月与记忆,经过时间的洗礼,就开始破碎,消逝在虚无之中。年少的我们太过天真,总是将美好与幸福随手抛弃,或者说,毫不在意。
长大后的我们追悔莫及,想返身捉住,重新保留。可手中只剩下了残留的幻影。玻璃窗上倒映出了一个女孩沮丧的模样。是啊,时间久了,放弃了童真。每个人的心上都蒙上了一层沉重的心事,连真正的自己也不能认清。每个人都戴上了自己的面具,不让别人看到真正的自己。封闭内心,禁锢思想。把自己变成一只受伤的、带着浑身尖刺时刻准备防守的小刺猬。
为了生活,为了所谓将来。
我想,唯有这清新的雨能抹去笼罩在人们心中的迷茫与悲伤。就像能清洗干净花草上的浮尘一样,让我们认清真正的自己,用心去聆听雨滴,聆听自己的真心在寂静中盛开的声音。
■教师点评:
王有祥:一道记忆就是一道风景,风景中的物、人、事,就是生活的含义。小作者抓住了雨的特性:净化,洗涤。最后以“去聆听雨滴,聆听自己的真心在寂静中盛开的声音”收束全文,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感悟,让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启迪。
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博雅文学社 梁沛沛
守候
金色麦浪涌动在蔚蓝天空下,在那里宋小小曾怀抱幸福,在那里宋小小曾怀抱遗憾,在那里宋小小也怀抱着希望——
那一年,麦浪涌动的日子,宋小小伸手指向那片金色的天空,问祖父那是什么。祖父用枯枝般的手摸了摸她的头,笑道:“小小,那是麦子,我们一辈子也离不开的麦子。”宋小小奔向那片金色的天空,心中满是喜悦,她不知道,站在身后的那个人已经笑开了花。就在那次,宋小小的心底种下了阳光。
那一年,又是麦浪涌动的日子,小小低着头,不忍看那金色招摇,天是昏暗的,风是嘈杂的。“还记得那是什么吗,小小?”祖父怯怯地,“都说了多少遍,不就是麦子嘛!我们一辈子也离不开……”她故意拖长尾音以示不耐。祖父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麦子。
那一年,还没等麦子掀起浪花,祖父便叫小小来到麦田,看那一簇簇绿仔细观察,小小一脸迷茫,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祖父指了指葱绿间的白,告诉小小,那是麦花,小小以前从未留意,它如此不引人注意,小小在想它是如何守住那一片阳光的?
麦花将它独有的香味氤氲进了蔚蓝色的天空,“明年我们一起看麦花、赏麦浪。”小小说道。可谁知,那一年,小小等到了涌动的麦浪,却再也等不到陪伴的人了,小小终于明白了那些年他未曾说出口的话——学会守候,不张扬,如麦子般成长。
又是一年麦浪涌动,宋小小驻足凝望,在那里,她守候了一片阳光。
■教师点评:
王有祥:亲情、理性兼而有之。娓娓的叙述,祖孙亲情溢满笔下;真切的体悟,生活的哲理跃然而出。小作者构思巧妙,文笔成熟,既能唤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又能启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博雅文学社 王梓扬
秋日的散文
秋风瑟瑟唤人生情,明月萧萧念我还乡……
漫步林间,一缕轻风缓缓拂过,却掳去三两片黄灿灿的叶,在空中展示着它曼妙的舞姿。可,再轻的风与叶,再洁的云和月,仍旧难以阻挡,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情……
故乡的秋,是红色的。
漫山遍野的枫树,似火!捧朵叶在手中,从远处看,更像手心里捧了团火花。大片随风摇曳的火焰与那变化多端的洁白的云儿相互映衬,秋韵之美彰显其中。湛蓝的天空任云四处流动,它广阔无垠的身躯包纳万物。每每站在枫林之间,眺望空中懒散飘动的云儿,心中满怀惬意。
故乡的秋,是金黄的。踱步于乡间的小路,侧望田地,金黄的麦子欢聚其间,一片金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趁着风的环绕,熠熠生辉!
松的刚毅,更是令人沉醉,爱戴。
故乡的松,笔直刚毅,傲然挺立在道路两旁,与那明月清风相互应和,皎洁、高尚、恬淡……
秋,不同其他三季,而故乡的秋,更是一节悠闲的乐章。
秋之美,自由、纯净。虽不如春那般富有朝气,但却赠予人收获之喜悦。
秋之情,拘谨、高冷。不似夏那样豪迈奔放,却与人相互倾诉,给予清爽微风。
秋之韵,和蔼、亲切。虽比不上冬般呼啸悲凉,但知送予人们一片火红的梦,一片金黄的洋……
抬头南望远去的引吭高歌的雁,那歌声,似乎在与故土道别,相约重逢之时。
我爱秋,更爱故土之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教师点评:
王有祥:这篇作文语言生动优美,娓娓道来,富有诗意,读来给人无限的美感和回味,犹如一首散文诗。通过秋天的叶、松等有代表性的景物写出秋的绚烂多彩,做到了情景交融,抒发了小作者浓浓的乡愁。
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博雅文学社 李梦瑶
责任编辑: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