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快收藏!
在儿科呼吸道疾病治疗中,孟鲁司特钠是家长和医生熟悉的药物。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它通过阻断气道炎症介质的作用,在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普及,其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及潜在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系统梳理孟鲁司特钠的作用机制、适应症、超说明书应用场景及关键用药注意事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一、药物作用机制与说明书适应症
孟鲁司特钠的核心作用在于拮抗白三烯受体。白三烯作为强效炎症介质,可引发支气管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等一系列病理反应,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关键环节。该药通过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和过敏症状。
根据说明书,孟鲁司特钠的明确适应症包括:
哮喘的预防与长期治疗:可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之外可单独应用的长期控制性药物,也可作为中重度哮喘的联合用药(《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2020 年版》推荐)。
变应性鼻炎症状缓解:包括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2 年版》将其列为一线用药,成人推荐剂量为 10mg 每晚睡前服用,连续用药 8~12 周。
二、超说明书用药:临床实践与证据分析
在实际临床中,孟鲁司特钠常被用于说明书未明确标注的疾病,以下是常见超说明书应用场景及证据评估: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理论依据:COPD 气道炎症中,白三烯参与中性粒细胞活化和炎症扩大,吸烟、感染等危险因素可促进白三烯释放。
临床研究:
部分研究显示,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改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
但更多证据表明,该药虽能减少呼吸困难次数和痰液量,却无法改善肺功能指标或炎症标志物水平。
指南态度:《COPD 诊治指南 2021 年版》未推荐其用于 COPD 治疗,临床应用需谨慎。
(二)支气管炎
作用机制:白三烯可引发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及气道平滑肌痉挛,LTRA 可能通过阻断这些效应发挥作用。
研究证据:主要针对儿童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显示可改善炎性反应、减少喘息再发。
指南推荐:《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 2018 年》未推荐 LTRA,目前应用仍以临床经验为主。
(三)咳嗽
应用场景:包括变应性咳嗽及感染相关咳嗽(如社区获得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指南观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1 版》仅认可其对变应性鼻炎和咳嗽变异型哮喘相关咳嗽有效,不建议用于感染后咳嗽(中等质量证据,弱推荐),且缺乏充分研究支持其他类型咳嗽的治疗。
三、用法用量与用药注意要点
(一)剂量与服用方式
(二)六大用药注意事项
禁止用于急性哮喘发作:该药为预防和长期治疗药物,无法缓解急性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需配合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使用。
不可突然替代皮质类固醇:吸入性或口服皮质类固醇的剂量可在医生监督下逐渐减少,但孟鲁司特钠不能直接替代,以免病情反跳。
药物稳定性与服用细节:对光、湿、热敏感,溶于水后见光迅速降解,药效降低。
颗粒剂服用时需用果酱、牛奶等遮光液体溶解,打开包装后 15 分钟内服用完毕。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依赖肝药酶 CYP3A4、2C8、2C9 代谢,与经同途径代谢的药物联用时可能竞争酶系统,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
需注意避免与紫杉醇、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等药物合用,与口服避孕药、特非那定、地高辛、华法林联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
特殊人群用药年龄差异:国内与 FDA 批准的最低适用年龄不同,用药时需注意药品说明书标注,避免超龄范围使用。
警惕严重不良反应:
精神系统反应:FDA 已发布黑框警告,可诱发抑郁、敌意行为、自杀念头、幻觉、失眠等严重神经精神事件,加拿大曾报告 42 例相关疑似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风险:日本厚生省警示其可引发血小板减少症,用药期间需关注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
四、安全用药建议
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因 “经验用药” 将孟鲁司特钠用于 COPD、支气管炎等证据不充分的场景,尤其是成人患者。
密切监测精神症状: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尤其是儿童)是否出现兴奋、易怒、烦躁、噩梦、焦虑等情绪或行为异常,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停药并就医。
规避药物相互作用: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尤其是通过 CYP3A4 等酶代谢的药物,由医生评估联用风险。
规范储存与服用:颗粒剂需避光保存,服用时按要求用遮光液体溶解,确保药物效价。
孟鲁司特钠作为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其疗效与安全性需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实现平衡。临床医生应基于指南证据谨慎选择适应症,患者及家属需严格遵循用药注意事项,共同保障用药安全。
来 源 / 华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