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方关注我们吧
品牌:TIGERISM 虎记音频
型号:蜻蜓
类型:有线入耳式耳机
定价:10980元
技术特征:楼氏+声扬全动铁,单边16单元
外观特征:独特剑柄纹路面板设计,全金属腔体
其他特征:标配星月4.4mm线材
声音概述:饱满中正的高密度听感向多动铁耳机
适合人群:对全频段饱满度、声音密度、衔接自然度有要求的高端耳机发烧友,纯动铁旗舰耳机爱好者
一句话评价:高音质、易驱动的旗舰级多单元动铁入耳耳机
虎记的蜻蜓是去年就在展会亮相并在声音层面备受好评的一款多动铁入耳耳机。应该说蜻蜓是虎哥的高端耳塞产品中好评率最高、声音印象最为一致的一条,比起我杯茶一代这样调音偏科的塞子,蜻蜓是真正在音质和乐感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高评价的。可能是出于销售原因,虎记官方最近将蜻蜓的标配线材从“黄帝”更换为“星月”后,售价从15999元调整到10980元,来到了万元出头的区间。从实际听感来说,标配线材的“降级”给蜻蜓带来的音质影响自然是有的;而从性价比层面考虑,换根线降了5000反倒变相提升了蜻蜓的性价比。只是换了线的声音表现能否撑得起万元售价,需要进行重新审视。本文谨就新版(即标配星月线材版本)蜻蜓耳机的声音进行点评,给考虑购入的烧友一个参考。
经与虎哥确认,新版蜻蜓除了线材变更之外,耳机本身和原版没有任何不同。考虑到这个价位的耳塞用户多半会自己尝试更换高级别的升级线,并且原本的“黄帝”线材自身的风格偏向还是挺明显的;通过“换线降价”这样的方式来提高产品在性价比方面的竞争力,也算是一种策略;而另一方面,新的“星月”线材自身风格偏向稳重均衡,不论是作为过渡还是当主力使用,都不至于拖蜻蜓的“后腿”。
包装方面是虎记中高端耳塞的一贯配置,外层硬纸盒+内层大号方形收纳包,配件简单实用,两组大中小号耳套和两个分隔收纳袋,妥妥的量大管饱。蜻蜓的腔体为不锈钢材质,体积不大且腔体纵向长度有限,佩戴几乎没有压力;面板上有源自古代剑柄的立体纹路,摸上去有明显的凹凸感,金属质感很强,总体仍然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设计。视觉审美方面实话实说属于一般水平,而且审美这东西比较吃个人口味;好在质感和做工相当不错,质感这块值得一夸。蜻蜓的导管偏细且没有做限位设计,因此耳套尽量选择孔径较小、吸附力强的型号(标配那个耳套就不错),以免耳机摘了套子还在耳朵里的情况发生。标配的星月线材采用了显眼的紫色外被,五金是现在虎记标准的银色波纹型接插件,颜值不错,金属感较强与蜻蜓腔体的镜面不锈钢相呼应,比较协调。
这两年和虎哥聊到他的产品,他比较喜欢强调“搭配”这个词,不管是去年的虎圈配XM5,还是现在的蜻蜓配RU9,他自己作为商家也一直在给产品寻找最合适的搭配。现在的蜻蜓在搭配上是比较宽松的,作为万元档的塞子,前端方面只要不过分“小马拉大车”都没什么问题。我自己实测下来500元以上的几款小尾巴就能将蜻蜓的声音推出比较健康的框架;播放器的话,驱动蜻蜓比较理想的前端也只在几千元价位。因此蜻蜓在搭配方面的友好程度可能超出你的想象,一万块的塞子真的存在几百块就能伺候的情况,驱动难度低于向阳花。而相比推力,蜻蜓作为一个纯动铁塞子可能更吃前端的“精致度”和控制力,而不是单纯的输出功率。
根据官方资料,蜻蜓的16单元是8声扬+8楼氏,虽然耳机是国产品牌但用料并不含糊,毕竟一度是虎记最贵的塞子。和原本15999的版本相比,新版蜻蜓(以下直接称“蜻蜓”)的声音风格更加厚实和稳重,少了一些线条感、通透感和较亮的高频特性。从整体声音风格来看,蜻蜓是厚实、干净、均衡、宽松度较高的一条塞子,自身音色没有动铁一贯的“刻板印象”,而是走的厚实自然甚至有些蓬松的方向,靠着16单元支撑的强大声音素质,实现了全频段音色的饱满、温暖、细腻,以及动铁本就擅长的声音密度。
蜻蜓声音最吸引人的点,是一耳朵较高的素质上限,全频段很棒的密度和声音安定感——这也是高价位纯动铁耳机给人的一贯印象。蜻蜓没有明显冷暖偏向性的音色,配上饱满厚实的中下盘,同时中高频又是一个透明度较高的状态,形成了这种“中下盘饱满,中上盘通透”的声音特点却又没什么违和感。此外,“密度高”和“宽松”大部分时候是相互矛盾的,但在蜻蜓身上却能很神奇地“兼容”。
我个人现在评判耳塞的声音通常都是先从中频着手,常听的一些人声和器乐都试一试。蜻蜓的中频特性还是比较好拿捏的。密度良好的前提下有着类似动圈的厚度表现,结像大小是中等水平,左右宽度、高低和前后纵深都比较正常,位置是正常的口鼻中间正前方一点。蜻蜓的中频细节并不突出但仔细分辨该有的都有,尤其是歌手的嗓音细节或是乐器音色的细微质感都能轻松听出,但很明显这并不是蜻蜓想要表达的重点,它更多向你呈现的是一种整体感,而不是以“纤毫毕现”为傲。
通常来说纯铁的低频表现与带“圈”的相比都不太乐观,但显然蜻蜓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绝活”。蜻蜓的低频不以汹涌澎湃的量感见长,也没有敲到骨子里的夸张下潜;它的强项是低频整体的一种绵密感,以连续不绝的低频能量来提供富有弹性的低频存在感,这样的低频并不常见。也因为这种特性,决定了蜻蜓虽然是个万元杂食塞,但如果用来听古典交响,这个低频和动态表现还是不如高品质的动圈那么收放自如和真实。
高频是蜻蜓的又一亮点,尽管比起“黄帝版”削弱了一些亮度和解析,但仍保持了优秀的均衡度和通透度。线条感是蜻蜓的高频又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存在感很强但完全不刺激,不像一些过于突出线条感的塞子,听个小提琴之类的刺激得不行;亮度和毛刺方面的出色控制,大大提升了蜻蜓在高频表现方面的评价。
声场方面蜻蜓更侧重于健康度和纵横比例的科学合理,并没有刻意营造空间上的开阔感,舞台型的声场较为真实,丰富的层次并未受限于声场规模而缩水。
蜻蜓压低价格的另一个意义在于,烧友可以尝试手中的其他线材来给蜻蜓试验不同的声音风格。现在的蜻蜓声音所处的这个相对均衡和稳重的声音框架,如果你认为不够特色鲜明,那么通过不同的线材来实现风格的变化是个高效的路子。我个人测试下来,蜻蜓对于不同前端和线材都是比较敏感的,立竿见影那种。
综合来说,下探到万元档价位之后,蜻蜓的声价比和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相当于将更多自由组合与搭配的权利交给了烧友本身。单边16铁带来的强大素质和宽松、均衡的调音似乎使这条塞子比以前缺少了一些个性,但这恰恰是让它在烧友手中发挥出更多“个性”的机会吧。
• 过往推荐
点点赞
点收藏
点分享
哎哟不错哦,那就点个赞、收藏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