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怒斥马科斯:“菲不能彻底倒向美国,为何不能同时做中美两国的朋友?”

据报道,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亲美政策”将国家推向大国博弈的风口浪尖时,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在南半球的一场演讲中点燃了国内政治博弈的引线。当地时间6月23日,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公开怒斥马科斯“倒向美国”的决策,以近乎宣战的姿态强调:“菲律宾不能彻底倒向美国,为何不能同时做中美两国的朋友?”这场爆发于海外的政治表态,不仅撕开了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的矛盾裂痕,更将东南亚国家在中美间的战略摇摆推向舆论焦点。

图片

莎拉的炮轰并非突然发难。早在6月22日,她便已批评马科斯允许美军在菲部署导弹系统,认为此举让菲律宾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而23日的演讲更以具象化证据掀起攻势——她展示美军与菲军联合训练的照片,揭露马科斯政府去年秘密批准美军使用3处军事基地,其中一处距南海争议岛礁仅200公里。“2016年父亲访华带回240亿美元投资,如今中菲合作项目停摆,经济增速跌到3%!”她以杜特尔特时期的对华务实政策作对比,直指马科斯外交政策的代价。这场交锋本质是两种外交路线的对抗:马科斯自2024年与美国签署《增强防务合作协议》后,允许美军新增4个军事基地使用权,租期长达99年,甚至计划引入F-16战斗机(价值65亿美元);而莎拉延续父亲“亲华中立”路线,近期密集会见中国驻菲大使,试图重启南吕宋高速公路、达沃-三宝颜铁路等曾被搁置的中菲合作项目。彭博社指出,这是莎拉对马科斯亲美政策“最尖锐的批评”,而马科斯办公室至今未作回应。

2025年5月的中期选举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选举委员会数据显示,马科斯支持率暴跌至25%,莎拉阵营却飙升至59%。更具象征意义的是,莎拉父亲杜特尔特以82%得票率第八次连任达沃市市长,其家族控制的棉兰老岛4省成为坚实票仓,而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竟公开倒戈,北伊罗戈省60%选民转投杜特尔特阵营。经济民生危机是马科斯支持率崩塌的主因。菲律宾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通胀率高达9.1%,大米价格同比上涨12.1%,底层民众每月食品开支占比超40%,其承诺的“廉价大米计划”彻底失败。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莎拉在弹劾风波中逆势翻盘——5月众议院通过弹劾议案,6月参议院却以18:5全票否决,指控“证据不足且程序违宪”,这场法律战被视为杜特尔特家族“扳回一局”的关键。

图片

莎拉的警告背后,是菲律宾正面临的军事安全与外交风险。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6月9日进入巴拉望岛以东海域,距黄岩岛仅180海里;2025年1-5月,美军舰机在南海与菲军联合行动达62次,总计活动127次。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虽表态“不发动政变”,但28万兵力中70%驻扎在受美军影响的吕宋岛和苏比克湾,军事天平已向美方倾斜。但莎拉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她重提杜特尔特时期的“中国牌”:南吕宋高速公路(37亿美元投资停工)、达沃-三宝颜铁路(18亿美元暂缓)等项目若重启,可能为菲律宾经济注入活力。不过中方态度谨慎,强调“需先解决南海争议”。这种微妙博弈印证了分析:若菲律宾未能摆脱对美依赖,马科斯此前对华示好或仅为“象征性姿态”。

追溯矛盾根源,2022年大选时马科斯与莎拉曾结盟,杜特尔特家族为其拉票超200万张。但胜选后,马科斯拒绝任命莎拉为国防部长,反而提拔亲美派官员,更在“调查禁毒冲突”上背刺杜特尔特。2025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发出逮捕令,莎拉直指这是“政治迫害”,而菲律宾最高法院虽裁定逮捕令“违宪”,却限制其出境,双方矛盾彻底激化。更戏剧性的是,莎拉去年曾公开威胁“雇佣刺客”,称若自己被杀将报复马科斯夫妇。如今马科斯盟友推动的弹劾案失败,莎拉乘胜追击,将外交政策争议上升为“国家存亡”议题:“中立不是妥协,是让菲律宾不成为炮灰的唯一选择。”这场家族内斗,已远超个人恩怨,成为决定菲律宾未来十年战略走向的关键博弈。

图片

当莎拉在墨尔本的演讲引发全球关注时,菲律宾国内的政治风暴仍在发酵。从南海岛礁到首都马尼拉的议会大厦,从美军基地的导弹部署到中菲工业园的停工工地,这个东南亚国家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莎拉的怒斥不仅是对马科斯的挑战,更抛出了一个终极命题:在中美博弈的漩涡中,菲律宾能否走出一条真正的“中立之路”,而不是沦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重新定义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