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104周年之际,即墨区精英会组织会内党员会员,怀着崇敬之心来到红色党建基地袁家屯,共同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原即墨人大主任周怀英,原即墨政协副主席、即墨区老年体协主席孙公瑞,精英会创始人张新,原即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万太飞参加了活动。
首先到场的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精英会党支部书记金延顺领誓。
重温入党誓词之后,大家走进纪念馆参观,精英会文宣部长冯涛做了党史讲解。这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影像,都镌刻着共产党人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初心使命。
中共即墨第一个村级支部——袁家屯党支部,即袁超旧居,位于即墨区大信街道袁家屯村。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即墨农村从无到有、扎根群众的风雨历程。
1934年初,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即墨籍共产党员徐达三回到原籍——袁家屯村,进行秘密建党工作。当年,年仅14岁的袁超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成立了中共袁家屯党支部,袁超任书记。
袁家屯党支部建立后,党组织建设工作扩展到了袁家屯周边村庄。这里既是中共即墨第一个村级支部旧址,也是抗战时期即墨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发祥地之一。
1937年11月,袁超和孙培生、袁世清等人在袁超家召开组建抗日武装会议,确定袁超担任起义队伍总指挥,起义联络点设在袁超家。经过3个多月的招兵买马,他们收集了260多支枪,组织了300多人的地方武装。1938年2月15日,中共胶东特委和第三军总部正式为这支队伍颁布番号为“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七大队”,袁超任大队长兼政委。
袁家屯党建基地参观学习之后,我们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又来到即墨区大信街道新胜庄,看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常立合,常立合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两次,四等功一次。
老人跟我们说,成为一名军人是他一生不悔的追求,是真正的荣誉,是比天还高的责任。在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他要求自己勇挑担子,一心为民,风雨无阻;信奉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中共党员,要艰苦朴素,讲求原则,矢志不渝,奉献不止,努力争做真正的党的儿女。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伟大的党,从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到波澜壮阔的建设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希望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能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将这份信仰转化为投身公益事业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公益事业中绽放光芒!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