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稻田变身 “聚宝盆”!乌兰浩特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解锁致富新密码

图片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稻鱼、稻虾种养,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也让农田实现增产增值,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图片

在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鱼苗发放现场,水稻种植户们有序围在装运车旁,眼里满是对鱼苗的期待。工作人员现场捞鱼、称重、装桶一气呵成,并向种植户耐心讲解鱼苗投放后的水质调控、科学投喂等专业技术。

领取鱼苗后,葛根庙镇水稻种植户王军来到自家种植区,小心翼翼地将一袋袋福瑞鲤2号鱼苗放入稻田,鱼儿瞬间游入稻株根部,搅起细密的水花。

图片

“我们共种植了20亩水稻,投放了1000尾鲤鱼鱼苗,鱼苗都是免费发给我们的,鱼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一举多得,真挺好的。王军说道。

“今年我们在5个水稻种植镇、园区、办事处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推广面积3万亩,投入鲤鱼鱼苗150万尾。稻鱼共生模式既能促进水稻种植,又能通过养殖增加收入,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乌兰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股股长王守峰如是说。

图片

来到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的稻田间,运虾苗的货车刚刚抵达,技术人员手持卡尺和电子秤,仔细为小龙虾量尺、称重,将数据认真记录在本子上。测量完毕后,大家将虾苗搬运至稻田边,掀开伊乐藻,倾斜箱体,3万余尾小龙虾顺着水流滑入稻田,激起圈圈涟漪,与随风摇曳的稻叶相映成趣,为稻田增添了勃勃生机。

图片

“我们今年是第2年在水稻田养殖小龙虾,去年市场上的反馈都特别好,很多客户都是大米和小龙虾一起预订。这种共生模式不仅让小龙虾长得个头大、肉质紧实,还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大米的品质。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明武信心满满地说。

图片

乌兰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海涛表示,接下来,乌兰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将定期开展田间巡查,全程提供精准指导,让稻渔种养实现产量提升,使传统稻田变身“聚宝盆”,激活“稻田经济”新动能,全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带动更多农户走上生态致富路。

图片


总  监  制:李   亮  刘文静

监       制:谭艳丽

责任 编辑:梁   琪

编       辑:马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