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一套上校服,孩子就腹痛冒冷汗!”病不是装的,但痛可能是“假”的

“医生,孩子动不动就肚子痛,怎么办…”


在儿科门诊,腹痛的主诉很常见,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罗列着复杂的病因图谱——可能是便秘引发的胀痛、尿路感染的牵涉痛、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表现、阑尾炎的信号等。


但在这些器质性病因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腹痛常常被忽视,那就是“功能性腹痛”这是一种以腹痛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为特征的疾病,且无法找到明确的致病原因。


最近,我接诊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病例:


8岁的明明(化名),反复发作的腹痛持续了半年。辗转多家医院就医,甚至住院治疗,仍无法解决问题。这段时间,明明无法去学校上课,学业不得不暂时中止。


诊断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从最初怀疑的过敏性紫癜复发,到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最终靠“神秘药水”揭开的真相。


其实,许多学龄期孩子都经历过功能性腹痛。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本期借由明明的故事,和大家来聊聊这个疾病。



过敏性紫癜复发疑云



明明第一次来到诊室时,已出现典型的“满月脸”,这激素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表现之一。他一坐上诊椅就开始玩手机,时而愁眉苦脸,时而面无表情。


这是孩子近半年来因腹痛就医的无数次经历中的一次,此前已在当地大学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等机构看诊,甚至还找过“巷子里很出名”的老专家。


病历记录中,过敏性紫癜占据很大篇幅。明明曾在三年前确诊过这个疾病,腹痛是其症状之一。


1. 过敏性紫癜的表现?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有一种免疫复合物(免疫系统的产物),没能被清除或代谢,导致在毛细血管中沉积,继而引起血管发炎、渗漏。


主要的症状包括:皮肤紫癜(典型的表现是双下肢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按压不褪色,部分非出血点可以融合形成瘀斑)关节疼痛、腹痛等。肾脏受累时,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


得过一次过敏性紫癜后,明明每一次感冒,家长都很紧张,因为呼吸道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诱因之一,家长很担心紫癜复发累及肾脏(引起紫癜性肾炎或者紫癜性肾病),因此每次感冒都会查小便,确认尿蛋白是否异常。


2. 过敏性紫癜复发?


半年前,明明突然频繁出现“肚子痛”,疼痛主要发生在脐周,时轻时重。


家长怀疑紫癜复发,立即就诊当地最有名的医院,医生也高度怀疑紫癜复发,让明明住院治疗,期间查小便,查出了一次尿蛋白可疑阳性,于是开始激素治疗。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腹痛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佳,即使持续用药仍会疼痛。以至于,孩子从频繁请假,到后来没法上学。


图片


妈妈带孩子辗转多家医院,除了激素外,还尝试了奥美拉唑抗生素、蒙脱石、多种维生素等多种药物。用妈妈的话说:“孩子每天都要吞下一大把药片,可腹痛却丝毫不见好转。”


了解这半年的经历,以及腹痛性质、诱因、特征后,我发现,这次始终都没有出现过敏性紫癜的两个典型症状——皮疹、关节疼痛。


根据之前的检查结果,这半年查小便,只有一次可疑阳性,其余结果都正常。孩子腹痛期间还做了胃肠镜,只查出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糜烂,且这是口服激素一段时间后做的检查,不排除是激素导致的胃粘膜损害。


因此,“过敏性紫癜复发”这个结论是可疑的。


此外,询问病史得知,腹痛主要发生在早上起床时,以及白天活动时。当我问及“夜间是否会被痛醒?”,妈妈很肯定地表示“夜间从未发生过,腹痛不影响孩子睡眠”。


我给孩子进行查体时,也没有任何可疑的表现,腹部柔软,触诊时孩子完全没有痛苦的表现。


我心里有了答案后,让护士陪着孩子到诊室外玩耍一会儿,留下家长。


图片



持续性腹痛背后的真相



“孩子上小学,在学校压力大不大?是否发生过什么不开心的事呢?”我向家长提问。


妈妈想了想,告诉我:“明明在学校人缘特别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还夸他特别聪明。”


我又试探地说:“从目前的评估来看,明明过敏性紫癜复发的诊断是不充分的,这个诊断解释不了他的腹痛。我考虑,可能是孩子不想去学校,这个因素引发了腹痛?


一时间,诊室陷入沉寂。


过了会儿,姥姥开口了,“好像是哦,每次晚上和孩子说起‘要不明天去上学’,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痛。”


回顾明明腹痛的特征:


  • 反复发作的慢性腹痛(持续超过2个月);

  • 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如感染、炎症或结构异常等);

  • 也没有慢性腹痛相关的报警症状(下文会详细列出);

  • 怀疑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如焦虑、压力或情绪问题等)。


这四点符合“功能性腹痛”的诊断。


此时,我让孩子回到诊室,妈妈和姥姥到诊室外等候。诊室开着门,以便我和孩子的对话能被家长听见。


我问:“妈妈和姥姥说,肚子痛主要是在早上起床和白天的时候发作,晚上从来没有痛过,对吗?


孩子答:“是的。”


我问:“可以给叔叔讲讲,痛的程度吗?如果0分是一点都不痛,10分是非常痛,下一秒中自己就要‘挂掉’(小学生流行语)的那种痛,你会打几分呢?”


子答:“嗯……5、6、7、8分吧。”


我问:“可以忍受这种疼痛吗?比如,妈妈给你讲个故事、看个动画片,你能稍微坚持一会儿,等疼痛过去吗?”


孩子答:“可以的。”


我问:“上课如果痛起来,你可以坚持吗?


孩子答:“不行,我很痛、很难受。”


我问:“那你想去上学吗?


明明:“不想去,我怕我又肚子痛。”


图片


我心里有数了,让明明再次离开诊室,单独和家长沟通。


我表示,根据孩子刚刚的反馈,腹痛时听故事、看动画片能“熬”过去,但是上课时就特别难以忍受。结合前面的判断,我仍觉得过敏性紫癜无法解释腹痛的情况,更多考虑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妈妈在旁边沉默了。姥姥说道,确实有可能,家里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提上学。



 这种特殊的腹痛,该怎么治疗?



有一个特殊的诊断方法——安慰剂疗法。


我先向家长解释,临床中,像明明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时候,我们会通过安慰剂来帮助判断腹痛的性质,安慰剂不是真正的药物没有实际药理作用,但可以帮助我区分“身体疾病”和“心理因素”引起的不适。更重要的是,很多孩子通过这样的心理暗示,症状能得到缓解。


“那就试试吧。”妈妈表示同意。我们把明明请回诊室,告诉他,我准备了一种“神奇药水”,用完这个,小肚子就不会那么难受了。孩子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时妈妈接着说:“那待会儿,我们去学校好不好?”


明明突然睁大眼睛:“下午不是要去商场吗?怎么变成上学了?”


妈妈轻声劝道:“既然治好了肚子痛,我们就回学校好不好?”


没一会儿,明明突然捂住肚子:“可是我现在又痛了……”皱着小脸,表情痛苦。


图片


可进行体格检查,他的腹部依然柔软,没有任何异常体征。这个反应让诊断方向变得清晰起来。


使用安慰剂后,孩子表示腹痛有所减轻,于是下午回学校。可到了学校门口,腹痛再次发作。不过,在家人的耐心鼓励下,明明最终还是回到了教室。


后来,妈妈带孩子去了其他城市的医院咨询,得到的结论与我们一致——考虑心理因素导致的腹痛,基本排除了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两周后,明明因为感冒来看诊时,妈妈欣慰地告诉我,停用所有药物后,孩子已经能够正常上学了。


这个案例就此结束。


不过,对于明明和家长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孩子离开学校半年多,需要重新适应上课的节奏、校园的社交、课业的压力等等。


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姥姥小心翼翼地陪伴孩子,心态也需调整、放松。我依然记得后续随访时,妈妈说,“直到现在都不敢和孩子单独相处”,这该有多么无助啊。


对于已确诊功能性腹痛的孩子,所需要的帮助不仅是医学上的对症治疗,往往还需要心理支持、家庭环境的调整以及老师的配合。



如果孩子频频腹痛

家长需要知道这些



临床上将发作时间超过2月的腹痛,称为“慢性腹痛”。据统计,10%-19%的儿童诉有慢性腹痛,4-6岁儿童及青春期早期青少年的患病率最高。


一项基于社区的人群研究发现,高达17%的初高中生报告每周发作腹痛。在报告腹痛的学生中,约21%存在影响日常活动的严重不适。


如果腹痛症状一直困扰着孩子,不要忽略了功能性腹痛这个原因。但也不能一味地把所有的腹痛都归于它。


💡出现下列报警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评估:

* 体重明显下降

* 吞咽困难或者吞咽痛

* 严重的呕吐(喷射性的、频繁发生的、呕吐物中有胆汁或者咖啡样的物质)

* 慢性腹泻(水样便每天超过2次,或者稀糊状便每天超过3次)或者夜间腹泻

* 不明原因的发热

* 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

* 背痛

* 血便或者黑便

* 皮肤异常改变


科普告一段落,在此特别感谢明明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授权我们进行案例分享。


 ✍️明明家长 · 治疗随感


从2024年年底到2025年5月,这可能是我们这个小家最煎熬的半年。孩子患病后,我们积极入院治疗,但病情反复,一直伴随着腹痛。几乎每个早晨,我们都在孩子肚子痛的呻吟声里醒来。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们需要把车开到医院的急诊部路边,心里有了底才能安心入睡。


我们频繁地做尿常规、血常规和腹部彩超,记录每天的饮食和疼痛持续时间,试图找出一些规律和原因。然而,当所有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时,我们反而更加迷茫,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腹痛?


虽然我们了解过功能性腹痛,但看到孩子痛苦的表情,作为父母,我们不敢轻易断定孩子没有任何器质性问题。


后来,我们来到卓正。在马医生仔细地询问沟通后,时隔半年,孩子第一次“投递”学校成功。尽管只有半天,但这让我开始相信功能性腹痛的可能。在马医生的建议下,我们摘掉了因担心感染而时刻佩戴的口罩,同时从心理上告诉自己:要相信检查结果,孩子没有病。


在此前提下,我们开始坚定地送孩子返校,虽然孩子仍隔三岔五哼哼肚子疼,学校老师也说偶有腹痛的情况,但被老师各种用“帮我一个小忙”的小方法里转移注意力、平安过渡,让他顺利度过不适。


看到马医生的初稿时,小朋友已经成功返校三周,我们也慢慢摸索到了面对腹痛的小方法,十分感谢卓正给我们坚定的、科学的鼓励和支持。




图片

审稿专家 孔令凯

卓正儿科医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硕士

图片

审稿专家 黄丹琳

卓正儿科医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参考文献

[1]uptodate:儿童和青少年慢性腹痛的评估方法

[2]uptodate:儿童及青少年功能性腹痛:初级保健治疗

[3]uptodate:IgA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内容编辑 隼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