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湖南最“鲜”的城市,
美味不输长沙!
不少人提起夜宵就想起不夜城长沙,但长沙夜宵界,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耶路撒冷”的。走在大排档齐聚的深夜街头,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店面一水儿地挂着“岳阳烧烤”的招牌,龙虾馆也一样,有大半都来自岳阳......能在美食之都占据如此多的阵地,难免让人对岳阳也多了一丝好奇。
坐镇在长沙以北的岳阳,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湘北门户。这座坐拥洞庭天下水的古城曾因为一首《岳阳楼记》名动天下,而当地的饮食同样可以组成一部精彩的岳阳“食”记,在小龙虾的旺季,这里每日都有数千万只岳阳小龙虾运上湘人的餐桌;岳阳烧烤也问鼎三湘、成为南方烧烤界口味的标杆之一。湖南老饕对岳阳的认可度也是首屈一指的,新式的网红馆子生意再好也未必入眼,开到长沙的岳阳烧烤倒是一定得吃吃看的。
而岳阳人不仅天热时吃着小龙虾和烧烤消夏,天冷时还有各式鱼火锅熨帖肠胃。洞庭湖的存在让岳阳占尽了天时与地利,当地人就地取材发明出了一道道鲜香麻辣的应季美味,在这处受尽眷顾的鱼米之乡,筑起了一座活色生香的饮食王国。
江鲜湖鲜吃不够
岳阳人的餐桌能有多奢侈?
岳阳人吃饭是有底气的。身前有滚滚东去的长江,身后又是八百里洞庭的温柔怀抱,取不尽的江鲜湖鲜是这片土地的“固有资产”。
作为长沙流域的“鱼米之乡”,鱼一向是岳阳人饮食的重头戏。每一个在湖区长大的岳阳人,对鱼最大的感受恐怕不是味觉,而是“多”——数百条大小河流贯穿岳阳全境,星罗棋布的水网里大鱼小鱼俯拾皆是,拉到鱼市场售卖的种类更是花样百出,远非四大家鱼所能概括。
岳阳人充分发挥脑洞,给它们起了极有趣味的名字,回头鱼,瓦子鱼,刁子鱼,桂花鱼,洞庭银鱼......一道道尝过来怕是不够过瘾,所以当地还流传着一种极有豪气的“巴陵全鱼席”,一桌便能打尽所有美味。
岳阳人的日常桌上少不了一道回头鱼,传说在远古时期一场大水里,洞庭湖水涨啊涨,直把这些野鱼送到了海洋,但这些习惯了湖水的鱼又千回百转游回到了家乡,也因着这样的佳话得了个美名。当地人喜欢拿它做三色鱼,在清蒸的鱼肉上分别点缀豆豉、剁椒和米椒三道调味,同时成就三种口感;或者是以湖水煮湖鱼、在大锅灶里炖成一锅鱼火锅,寒冷的冬天来上这么一锅是极好的,先用奶白的鱼汤垫垫肚子,再夹上几筷子鱼肉送入口中,鱼肉软烂入口即化,口感熨帖得很。
岳阳人烹鱼讲究一个鲜字,但也保留着浓厚的湘式韵味。譬如当地喜欢以一锅黄焖或青椒锅底,炖入雄鱼、瓦子鱼,汤头鲜辣,能吃得人浑身发汗;冬天里还会留下不少鱼做成腊鱼,被柴火熏制过的美味能一直延续到来年开春。
在做鱼之外,岳阳更是做鸭的一把好手,来到钱粮湖附近必得尝尝当地的土鸭,鸭肉裹满浓稠的汤汁,软烂脱骨,越煮越有味;还有种岳阳当地的特色做法,叫做怪味鸭,秘制的调料赋予它说不清的韵味,还没等食客想清楚这香味的组成,米饭已经下了两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