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戴在身上吗?想用国家级非遗做“私人定制”吗?来紫金文创非遗市集!6月27日,“紫金奖”创意设计周系列活动之一非遗市集热闹开展中,山西汾阳非遗剪纸、河北蔚县非遗剪纸两个展位,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打卡。在传统印象中,剪纸似乎与窗花画上了等号,实际上,当代剪纸早已跳脱框架,不再“纸上谈兵”,而是依托剪纸创作出更多有趣的文创产品。
热缩片首饰让老纹样潮起来
“这款剪纸耳饰,灵感源于我们山西汾阳太符观大门上的琉璃二龙戏珠浮雕,充满明代的风格。”“这件是醒狮剪纸压襟,压襟就是古代女子固定衣襟的胸针。我们山西有句话叫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耳环、项链、手链……在山西汾阳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佳琪的展位上,各种各样剪纸元素的首饰让人目不暇接。她热情地介绍:“这种热缩片剪纸首饰,应该我是首创。”
传统与创新,是张佳琪总提到的两个词,也是她作品的“灵魂”所在:用的是传统非遗剪纸技艺,材料却从过去的纸张换成了热缩片;饰品图案大多源于传统纹样,颜色却是更受年轻人喜爱的“小清新”。她说,在剪纸上自己是用“传统创新两条腿走路”。
“我们汾阳文化底蕴很深厚,我学剪纸也是受到了我们当地的影响。”张佳琪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从小学习美术,初中时就对剪纸有浓厚的兴趣。“那时候不像现在,网上有很多讲解教程,我就到处找讲剪纸的书,按照书里的图案技法自己学着剪。”
大学时,张佳琪学习了轻工首饰设计,与此同时,她向汾阳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求教,开始系统学习剪纸。传统剪纸与现代设计,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融合。“我2015年毕业设计作品和南京还有点关系,叫《红楼梦·木石》,这个作品用现代的处理方式,把剪纸剪成了一种类似于国画的感觉。”
大学毕业后,张佳琪进入了“大厂”工作,成为京东视觉设计师。但她的心中却一直有个与剪纸有关的理想。2024年,她选择辞职创业,创办了自己的豆豆剪纸品牌,“招牌”之一正是热缩片剪纸首饰。“我一直想着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剪纸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穿搭里,后来发现热缩片这种材质。一开始也经历过很多挫折,通过一次次努力,我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多制作技巧,做出了不少漂亮的剪纸首饰。”
张佳琪说,她经常把制作剪纸首饰的视频发到网上,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剪纸、了解传统纹样,也吸引来了不少粉丝。据她观察,喜爱剪纸首饰的粉丝从20岁到50多岁都有,传统纹样依然受到年轻人的关注,“我觉得是因为剪纸的传统纹样不仅美,而且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代表了老祖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95后鲁美高材生的剪纸创业路
市集上,河北蔚县剪纸传承人的马建强的作品也有不少人围观。“蔚县剪纸是国家级非遗。这次来紫金文创非遗市集,我们带了大概20件剪纸,其中不仅有小巧精致的作品,还有能集中展现蔚县剪纸工艺的压轴之作!”
马建强介绍,蔚县剪纸有许多独特之处:剪纸一般是剪刀剪的,但蔚县剪纸却是刀刻出来的。另外,蔚县剪纸还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剪纸。作为“95后”,他设计的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了更多新玩法:“比如我们现在主推的婚庆主题剪纸,就提供个性化定制,可以根据新人的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才半年就卖了将近5000幅,客户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这次我们也带了样品来南京。”
其实在做剪纸之前,马建强是一名策展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攻读视觉设计专业,他的策展经验无形中也为非遗创业之路起到了很好的积累作用。“策展的工作,是审美积累的过程,所以我的设计一定是结合当下人的审美的。”
现下,马建强艺术工作室与保利集团、中国工艺美术馆、自然造物等平台进行合作,让作品质与量都提高了一个新台阶。马建强特别介绍道,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出自原创,并且找寻了很多优质的国外画框进行装裱,为作品加上“身份证”,保证购买者买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非遗手艺。
对于马建强来说,他内心最大的期望是通过文化创新从而复兴技艺。“工作室的很多老艺人,他们曾经不少也因为生计放下手艺,去开出租车、去种地等等,而非遗的传承是需要不间断地继续下去,我觉得我这一代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创意赋能非遗,点亮文化之光。”
此次受邀来到紫金文创非遗市集,马建强希望能和其他地区的剪纸手艺人交流学习,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蔚县剪纸在南京涨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文颖 宋经纬/文 宋经纬/摄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