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承践行上科大精神气质的角度,封东来给毕业生提出了三点期望:
一是要心怀家国,投身硬核创新事业。毕业生们要传承践行上科大“爱国”精神气质,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己任,勇闯基础研究“无人区”和产业创新“深水区”,克服短期利益导向,通过为中国的硬核创新事业做贡献来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要服务奉献,培养责任感和领导力。毕业生们要传承践行上科大“奉献”精神气质,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积极寻找机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号召力、领导力,最终成长为秉持公心、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的优秀领军者、带头人;
三是要勇敢坚韧,勇于挑战,敢于担当。毕业生们要传承践行上科大“勇敢”精神气质,在工作生活中勇于挑战,敢于担当,坚韧地做困难而正确的事。同学们要认识到勇敢不是鲁莽,而是有智慧的敢作敢当;要相信勇敢可以培养,通过模仿榜样来培养勇敢,通过分解宏大目标、然后各个击破来建立自信和勇气。只要心上追求,事上磨炼,假以时日,同学们都能成为勇敢坚韧的强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受邀出席活动并作了题为“青春担时代之责 奋斗锻栋梁之材”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南方科技大学与上海科技大学,“双城联动、南北呼应”,携手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培育优秀人才。他结合自己在海外求学工作的经历,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勉励毕业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薛其坤以团队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突破为例,指出在“社会磁场”中应排除外界干扰,以乐观心态聚焦问题本质,构建低内耗的“有序人生态”。他通过分享科研团队四年制备千余样品终获突破的经历,强调基础研究需要秉持“穷尽可能”的信念,每个环节追求极致方能接近完美,鼓励学子保持探索热情,勇攀科学高峰。
上科大创意与艺术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刘禹彤回顾了她四年的探索历程:从偶然选择设计专业,到在跨学科团队中用设计连接科研,展现出多元成长的轨迹。她表示学校提供的创新土壤与师长托举,给予她尝试的勇气。手持3D打印花束致谢时,她表示将以创意与技术传递温度和价值,在持续出发中点亮人生火花。
毕业研究生代表陈宏博表示,他以自身的科研经历探索“立志、成才、 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在三维超声成像研究中,突破传统可视化范式,联合多学科团队构建新框架。在海外求学与创业抉择中,陈宏博选择扎根实验室初创公司,推动医学影像技术转化。他表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探索,正是上科大赋予他和团队勇气与能力。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佳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寄语毕业生。他以基因编辑技术作喻,勉励学子将“探索前沿、转化成果、恪守伦理”三大精神镌刻于人生DNA。陈佳表示,学校以科教融合培育创新基因,让学生在科研攻坚中铸就“报国裕民”品格。他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既要勇闯“无人区”,更要让成果走出实验室——陈佳团队研发的碱基编辑技术正通过产学研协同转化为临床治疗方案,彰显科技向善力量。陈佳希望毕业生秉持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在追求卓越时筑牢伦理底线,以审慎态度运用科技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科创者的精彩人生。
师恩难忘,母校情深。2025届毕业生将所设计的参数化发光装置《涌现》作为礼物献给母校。它是一棵会发光的“记忆之树”,1米高的树形结构嵌有16个院所与地标剪影孔洞,19颗可交互球体承载学子声音印记,记载了学生的成长年轮,呈现了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寓意母校与学子永续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