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55 篇文章
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老年女性,自诉阴道口有东西突出,有的描述像鸡蛋样表面光滑,有的描述突出物容易摩擦裤子后出血,这些情况大多可能是因为子宫脱垂。那么什么是子宫脱垂呢?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外,主要由于盆底支持结构(肌肉、筋膜、韧带)薄弱或损伤所致。其病因复杂,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01
妊娠与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发生于难产、产程延长、胎儿过大(巨大儿)、多次分娩(≥2次)、会阴撕裂等阴道分娩过程中导致盆底肌肉、筋膜和韧带过度拉伸或断裂,产后又未及时修复。这些分娩损伤主要是在阴道分娩过程中,那么剖宫产是不是就能完全避免盆底损伤,然而并不是,因为子宫脱垂的病因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02
衰老与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盆底结缔组织变薄、弹性减弱,阴道黏膜萎缩,支撑力下降,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盆底肌肉自然退化,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组织松弛,那些支撑子宫的圆韧带、主韧带等组织会像橡皮筋老化一样失去弹性而无法起到对子宫固定作用。
03
长期腹压增高
盆底组织的松弛除了跟损伤和衰老有关意外,还跟长期的高腹压有关,如: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女性长期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每次排便需非常用力的女性、肥胖女性腹腔脂肪的增加对盆底产生持续的压力、长期提重物的重体力劳动者在工作中持续的腹部用力造成腹腔压力增高以及盆腔肿瘤患者对盆底的压迫等。
04
先天或遗传因素
患有如马凡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等疾病的女性因先天结缔组织发育异常可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先天性薄弱;有子宫脱垂家族史者的风险也会增高,可能与遗传性胶原代谢异常有关。
05
医源性因素
盆腔手术史的患者术中盆底结构破坏导致术后盆底支撑结构薄弱;肿瘤患者经过盆腔放射治疗后也可能导致组织纤维化及弹性下降。
06
其他因素
长期减肥或长期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营养不良女性,其肌肉和筋膜强度会减弱;糖尿病、脊髓损伤等女性因神经损伤也可导致盆底肌肉神经支配异常。
基于以上认识,大家在怀疑患有子宫脱垂时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自我排查:
多产、难产、巨大儿、严重产伤史的妇女
绝经后女性
长期慢性咳嗽、便秘或肥胖者
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站立者
有结缔组织疾病或家族遗传倾向者
有盆腔手术或放疗史
子宫脱垂是一类良性渐进性疾病,女性患者不用太过焦虑,早期干预是可延缓进展的,一旦出现下坠感、排尿困难或阴道肿物脱出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早期治疗。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妇科 朱丽红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