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看了《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五季第六期。
本期挺有意思,没想到,能在《五十公里桃花坞》中,看见《导演请就位》的身影。
宁静、徐志胜、周翊然、仁科,4位嘉宾充当「导演」,拍摄短片。
4位「导演」呈现4种风格。
宁静的短片,画面精美,技巧纯熟。
徐志胜的短片,抽象、无厘头。
周翊然的短片,青春校园,甜美浪漫。
仁科的短片,文艺,意识流。
其中,宁静的短片获「桃花坞」票选第一名。
我个人喜爱程度排名为,仁科、宁静、徐志胜、周翊然。
从这4部短片,可以瞥见如今影视市场背后之隐藏乱象。
以下,是我个人主观看法。
强调一下,以下评论不针对这4位导演,仅针对这4位导演无意识中所代表的4种电影类型。
其一,剧本很重要。
但在内娱,剧本往往不受重视。
剧本中,除了故事性,还有一个「核心」元素,就是「创意」。
这几部短片,自然非常简陋,但是,能令人看得「津津有味」,其中缘由,大概是「创意」。
这几位导演,没有市场、创作等压力,回归本心,自由发挥,展现内心「创意」,不过,故事性都稍弱。
其中,以「仁科」的《流浪外星汉》,最深得我心。
仁科将其「脑洞」呈现,很有「新鲜感」,缺点是,太过「意识流」、「自我」,叙事上稍弱。
徐志胜的《传菌王》也挺有意思,只是,他「创意」有,但「故事性」上实在太弱。
宁静的《欢迎加入人体监控系统》,我觉得很「流水线」,创意、故事性都比较弱,甚至,「故事」都不完整。
不过,《欢迎加入人体监控系统》非常「商业化」。
它的制作非常精美,画面、构图远超其他短片,它用这种「华丽」,掩盖创意与叙事的不足。
事实上,如今,内娱许多电影也是如此,制作精美,但故事、创意薄弱。
这类电影,各个岗位都非常专业,技艺顶级,但就是不注重「编剧」。
亦是因此,一堆专业的人,也能做出「烂片」。
我知道,有些人会吃这种「华丽」,但是,它真的很「空洞」。
这类「华丽的烂片」,观众还没上够它的当吗?
周翊然的《情书》,则是非常俗套的电影类型,它还不如《欢迎加入人体监控》,毕竟,后者还可以吹捧制作。
其二,如果将他们代表的电影类型,放在市场上,排名或许又大不一样。
仁科的《流浪外星汉》垫底,因为太文艺,大多数人看不懂,孤芳自赏型电影。
在网络平台看看还行,要花钱进电影院,难。
另外3种类型,都有可能卖钱。
《传菌王》虽然烂,但它烂俗的笑点,或许还是能打动部分「只是为去电影院找点儿乐子」的观众。
《欢迎来到人体监控》,则可能以强大的明星阵容、大制作等噱头,将观众「骗」进电影院。
《情书》,则可能以「俊男靓女」之噱头,稳定地吸引一批少男少女进入电影院。
没有可以永远年轻,但总有一批人「正年轻」。
这4种类型的电影各有优缺点,内娱跳出这4种类型的电影太少。
如何兼顾剧本、创意、制作,这就需要电影人努力。
再次强调,以上评论不针对仁科、宁静等人,仅针对他们所代表的电影类型。
他们本就是「好玩」拍的电影,自然不必苛责。
最后,再回到「桃花坞」,聊聊这期的一些想法。
其一,李雪琴掌握了宁静的「使用说明书」。
宁静这个人,看起来不好相处,其实人特别「幼稚」,需要「哄」和「夸」。
她其实特别想融入集体,但就是「傲娇」,你得哄着她,惯着她,如此,她在这个集体,玩得比谁都欢乐。
其二,闫佩伦真不错。
一是,电影节的主持串词,我相信,大概率是他写的。
之前,在「桃花坞」主持这类活动,一般是李雪琴、徐志胜等人的活儿,闫佩伦干得不比他们差。
二是,闫佩伦格局大,面对仁科这种导演,想一出是一出,他很包容。
他之前写了好几版剧本方案,仁科一个没用。
仁科也没和他商量,就自顾自开拍。
面对这种「老板」,闫佩伦不争辩,还是极力配合仁科,这种胸怀,不是每个人都有。
因此,仁科也很喜欢和感激闫佩伦。
三是,闫佩伦一直提万鹏,即便万鹏后续不在这个项目,他依然没有忘记昔日伙伴之功劳。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手机排版,将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