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鹅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又称黄嘴天鹅。通体雪白色,全身洁白,仅头稍沾棕黄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色,上喙基部黄色,喙端黑色,喙基部粉红色;跗跖、蹼、爪也为黑色。幼鸟全身灰褐色,头和颈部较暗,下体、尾和飞羽较淡。雌雄同色,雌略较雄小。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小天鹅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成鸟遍体雪白,仅头顶至枕略沾淡棕黄色。雌雄同色,雌体略小。虹膜棕色,嘴黑灰色,上嘴基部两侧黄斑向前伸近鼻孔;跗蹠、蹼、爪等均黑色。幼鸟全身淡灰褐色,嘴基粉红色,嘴端黑色。小天鹅并非幼年的天鹅,而是体型比大天鹅小,脖子更短,嘴上的黄色区域较少。
黑翅长脚鹬
三有保护动物
别名有红腿娘子、高跷鸻。腿和足呈粉红色;喙黑色,细长且笔直;头颈部的颜色在个体间变异较大;上背、肩和两翅深黑色并带有绿色金属光泽;尾上覆羽白色,部分羽毛灰色;尾羽灰色;外侧尾羽颜色偏淡;身体其他部分体羽纯白色。
灰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千岁鹤、玄鹤、番薯鹤、普通鹤、元鹤。通体羽色几乎全为灰色;前额和眼先黑色,头顶裸区部分呈朱红色,喉、前颈和后颈灰黑色;自眼后有一道宽的白色条纹伸至颈背;眼虹膜红褐色或深红色;嘴暗绿色,先端颜色略淡;胫、跗跖及趾均为灰黑色。
朱 鹮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也称为朱鹭或日本风头鹮,它们的羽毛主要是白色,嘴黑而弯曲,脸和嘴基红色,翅膀和尾巴粉红色,脚短且红色。幼鸟颊部橙黄,脚浅褐色,羽毛呈烟灰色,被誉为“东方宝石”和“吉祥之鸟”。
牛背鹭
三有保护动物
夏羽大都白色;头和颈橙黄色,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和其余体羽白色。冬羽通体全白色,个别头顶缀有黄色,无发丝状饰羽。橙黄色的喙长、尖而直,较侧扁、尖端多有小锯齿;翅较宽长,前颈的基部和背部中央具有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饰羽、前颈的饰羽长达胸部,背部的饰羽向后长达尾部。牛背鹭喜欢站在牛背上或跟随在耕田的牛后面啄食翻出来的昆虫和牛背上的寄生虫等,因此得名。
池 鹭
三有保护动物
繁殖期头及颈深栗色,胸酱紫色;非繁殖期背部褐色,头、颈、上胸部具褐色纵纹,下腹部及翼为白色;嘴基黄而尖端黑色,跗趾黄色。非繁殖期飞行时因白色的腹部和飞羽,易与白鹭混淆,背部有深色阴影是其分辨特征。
白 鹭
三有保护动物
白鹭属中型涉禽,共有13种,其中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通称白鹭。黄嘴白鹭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红头潜鸭
三有保护动物
又名红头鸭,矶凫。雄鸟头部栗红色,胸部黑色,背部及腹部灰白色,尾黑色,嘴蓝灰色且端部黑色;雌鸟头部及胸部暗褐色,背部及腹部灰色,尾部褐色,嘴基部色浅。红头潜鸭虹膜雄鸟红色,雌鸟灰褐色,脚黑色。
苍 鹭
三有保护动物
别名老等、青庄、捞鱼鹳等。大型涉禽,其喙、颈、足纤长,上半身主要为灰色,腹部为白色。成鸟过眼纹为黑色 ,黑色羽冠在头顶和枕部两侧如辫子一样,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为黑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余部灰色 。喙黄色,脚黑色。
普通鸬鹚
三有保护动物
又名水老鸦、鱼鹰、乌鬼、黑鱼郎等。雌雄同型。通体黑色,有绿褐色金属光泽;喙厚重,喙基和喉囊橙黄色,脸颊及喉白色;夏羽颈及头饰具白色丝状羽,冬羽则消失,两胁具白色斑块;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
绿头鸭
三有保护动物
又名野鸭。雄鸟头绿色,有一白色领环,胸栗色,翼镜蓝绿色,尾上、下覆羽黑色,嘴黄绿色,脚橙红色;雌鸟嘴橙黄色,贯眼纹黑褐色,全体褐色,有暗褐色斑纹。
鹊 鸭
三有保护动物
鹊鸭雄鸟头颈部近黑色泛绿色光泽,两颊近缘基处各有一圆形大白斑;背至尾羽黑色,肩外侧白色,外用羽缘黑色,在体侧形成数条平行排列的斜纹;翼黑褐色带白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及腰侧灰黑色;虹膜金黄色,像黑色,脚橘黄色,践近黑色。雌鸟头颈棕褐色,颈基有一污白色颈环;上体暗褐色带浅色羽缘,下体淡灰褐色带浅色波状纹,翼褐色带白斑。雌鸟虹膜淡黄色,像深褐色,先端暗橙色,嘴甲黑色,脚褐黄色,跌暗褐色。
罗纹鸭
三有保护动物
又名葭凫、镰刀鸭、扁头鸭、早鸭、三鸭。雄鸟头顶至后颈栗色,头侧及冠羽铜绿色;前颈基部有一黑色领环,上体浅灰色,密布暗褐色波状细纹;翼镜绿黑色,三级飞羽延长呈镰状;胸黑色密布白色新月形斑,尾下覆羽绒黑色;两侧具乳黄色斑块,腋下白色;雌鸟体羽多黑褐色而具黄褐色羽缘,形成明显的“V”形斑;虹膜褐色,嘴黑灰色,脚暗灰色。因胸、腹、胁部密布由大渐小的黑白波纹,排列成有序的特异图案,形似编织物而故名。
绿翅鸭
三有保护动物
雄鸟头部及颈部深栗色,具宽的金属绿色贯眼纹,肩部具一条白色细纹,胁部具灰色蠹状纹,腹部白色,尾下具皮黄色斑块,雌鸟体色为褐色,腹部浅棕色,翼镜绿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