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蒸汽机车的汽笛唤醒古都的晨曦,一所“铁道医院”在铁轨旁悄然诞生;百十载春秋更迭,如今,她已成长为守护千万生命的医学高地。
6月28日,“笃行百年路 世医跃新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建院 110 周年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京召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等领导与近500位世纪坛医院老领导、专家代表、青年职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者共襄盛会。
“尽管院址几经变迁,名称几经更迭,但世纪坛医院‘珍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和‘敬业乐群,慈爱济人’的院训理念始终未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也永远不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周建新表示,百十年来,一代代“铁医人”和“世医人”,将青春、智慧和汗水奉献给这片心爱的热土,凝结成医院独特的优秀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铸就了医院今天蓬勃发展的基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张骞在主旨报告——《向东飞驰的“复兴号”——百年世医,再铸辉煌》中介绍了医院110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建院110周年之际,医院正朝着“三甲医院头部梯队”目标迈进——5年内跻身北京市三甲医院头部行列。
本次会议以“致敬辉煌历史 擘画发展蓝图”为核心,不仅系统展现医院从“铁医”到“世医”的蜕变之路,更通过主论坛和圆桌讨论,锚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百年老院的智慧与力量。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刘俊彩
老院“焕新”助力“首善标准”
“当前,首都卫生健康事业正朝着‘首善标准’的目标稳步迈进。在这一大背景下,北京世纪坛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希望世纪坛医院能继续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优势,紧密结合市属医院定位,做好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刘俊彩对于世纪坛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在肿瘤防治方面,应响应国家战略,推动关口前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早期筛查预防,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创新多学科协作诊疗,整合多学科资源,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加强与基层协作,开展培训指导,提升全市肿瘤防治水平。
构建平急结合应急医疗体系时,要总结经验,优化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与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完善平急快速切换模式,保障日常高效运转与突发快速响应;加强与疾控中心等部门协同,形成联防联控格局,守护群众健康。
中西医协同发展方面,需探索有效途径,打造中西医协同的“北京样板”,发挥中医独特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开展联合诊疗,提高临床疗效;注重中医药科研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化;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开展多层次培训,培育复合型人才。
“我们坚信,一家百年老院的焕新之路,就是首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刘俊彩说。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呼文亮
锚定“国之所需” 践行“民之所盼” 夯实“校院协同”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面稳步发展;从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的改革探索,到移交北京市后的崭新局面;从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的积淀,到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创新发展,110年来,世纪坛医院不改初心,坚守服务国家、护佑人民健康的历史使命。
呼文亮介绍,近年来,世纪坛医院以肿瘤专科为特色,锚定“三甲医院头部梯队”目标,打造了集外科、内科、放疗、介入于一体的综合诊疗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追求卓越,微创技术、介入治疗等多项成果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以人才培养为根基,立德树人,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护佑人民健康为己任,精诚奉献,彰显了一代代医务工作者责任担当。
“站在11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衷心希望世纪坛医院锚定‘国之所需’,勇当医学创新排头兵;践行‘民之所盼’,打造医疗服务新标杆;夯实‘校院协同’,构筑医学人才培养新高地。首都医科大学将一如既往支持世纪坛医院建设,共同推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的国际一流‘大首医’建设,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健康北京、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更多首医力量。”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林航
做好“服务管家” 让创新成果从“世纪坛实验室”走向“全球市场”
“我代表海淀区,对世纪坛医院表示感谢!”林航对世纪坛医院近年来在医疗保障、应急处置、推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世纪坛医院扎根海淀区,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林航表示,从2024年开始,海淀区高举高打生物医药产业,出台医药健康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及三年发展行动计划,用产业发展赋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医院学科建设。持续推动辖区医疗机构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推进基因编辑、细胞与基因治疗、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应用落地,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在医院“首试”“首用”,支持研究型病房建设。他特别提到,6月10日,世纪坛医院发布了“世纪坛医院临床研究百万基金”,破解临床研究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的资金难题。
“海淀区愿当好医院的‘服务管家’,整合药监、卫健、医保多部门资源,做好医院和创新企业的对接工作,让医院的优秀临床研究创新成果,从‘世纪坛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走向‘全球市场’。”林航说。
患者代表、艺术家范曾先生为医院赠送祝福
青年职工为老领导、老专家、护理老同志代表献花
院领导为光荣在院 35 年在职职工代表颁发证书
北京世纪坛医院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邯郸市人民医院共同签定《党建联建暨京津冀铁路应急救援联合体合作协议》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签定服务合作协议《紧密型医联体式合作协议书》
胃肠肿瘤医学中心揭牌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揭牌
机器人微创手术医学中心揭牌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王存玉做主旨报告——肿瘤干细胞和免疫治疗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的主持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张宏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北京小汤山医院院长吴家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英锋就“如何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优势,结合市属医院定位,做好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
在周建新的主持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原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汤勇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原上海铁路中心医院)院长沈兵、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原天津铁路中心医院)副院长傅强、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原石家庄铁路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米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副院长张自森、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为原沧州铁路医院)院长李晓明、邯郸市人民医院(原邯郸市铁路医院)党委书记胡朝辉就“原铁路系统医院转型后,如何做好学科品牌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奋楫扬帆正当其时。回望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周建新在会议总结中表示,2025 年,是医院“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时刻。未来,全院上下将秉持“笃行百年路,世医跃新程”的愿景,真抓实干,奋力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排版:王璐
编辑:尹晗
审核: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