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15个全民禁毒宣传月,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为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我市政法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市五中法院:
联动多部门到学校开展沉浸式禁毒教育
近日,由市五中法院联合巴南区法院、巴南区教委、巴南区禁毒办、重庆财经学院等单位共同开展的“法护青春·共筑无毒防线”禁毒法治教育活动在巴南区珠江城中学举行,为220余名中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体验课,合力织密青少年禁毒防护网。
法治课堂
循循善诱 学会识别陷阱
“同学们,这些漫画里的行为,哪些碰不得?”“通风报信帮吸毒朋友打掩护,这样做有问题吗?”市五中法院少审庭副庭长宋扬通过一组组趣味漫画,以一连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开启了法治课堂。她与同学们积极互动,通过抽丝剥茧,生动揭示漫画中暗藏的毒品陷阱,在轻松氛围中强化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和风险意识。
之后,巴南区禁毒办工作人员高飞飞展示了各类毒品及成瘾性物质的实物图片,引导大家学会识别、规避各类毒品。
巴南区法院法官周华兰则围绕学会说“不”、远离高危场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主题,向在场师生传授了实用的“防坑指南”。
3位“老师”联袂授课,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识毒、防毒的种子。
沉浸体验
创新教学 感受法律威严
在听完3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后,同学们带着新学到的知识投入“实战”体验。市五中法院与巴南区法院、巴南区禁毒办工作人员及重庆财经学院志愿者一道,引导同学们在仿真毒品展台前近距离观察、触摸伪装成“奶茶”“跳跳糖”“邮票”等形态的毒品模型,并通过有奖问答加深认知,有效提升了同学们识毒、防毒能力。
仿真毒品展台旁边的5G“车载便民法庭”同样引人注目。车外,大屏幕循环播放着禁毒宣传片;走进车内,则是一个小型的庄严法庭。在法院干警的专业讲解下,同学们化身“小法官”,了解庭审角色与流程,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法律的威严与司法的严谨。
通过仿真毒品展示和“车载便民法庭”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让禁毒教育真正走进了同学们心中。
联动守护
凝聚合力 共筑禁毒防线
面对吸毒人群低龄化及毒品形态多样化、隐蔽化的严峻挑战,在现场推进会上,市五中法院与各方参会单位积极讨论并达成共识:须深化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守护未成年人远离毒品危害。各单位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法院开放日”“庭审进校园”等活动,加强法院与教委、禁毒办等部门的协作,以真实案例释法,将禁毒法治教育融入校园课程体系,构建多维度、常态化的禁毒宣传体系。借助短视频平台、线上禁毒云课堂等新媒体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提升未成年人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推动组建由法院、公安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联动高校、社会公益组织、家长群体等社会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普法格局。
市人大代表赵露、邓春兰受邀参加本次禁毒教育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活动氛围浓厚、形式新颖、体验深刻,令学生们眼前一亮,触及心灵、成效显著。法治的阳光必将持续照亮同学们的青春成长之路,为他们撑起一片无毒、向阳的蓝天。
记者 张柳妞
巫溪县法院:
邀请学生到禁毒基地展开禁毒普法活动
6月24日,巫溪县法院邀请沈家小学30余名学生前往巫溪县禁毒教育基地,开展“法治课堂+沉浸体验”禁毒普法活动。法院干警通过毒品模型展示、缉毒犬模拟毒品搜查演练、VR毒瘾体验、课堂讲解等形式,向同学们讲解了毒品的特征、危害以及相关法律知识。
通讯员 吴国清 孟明艳
永川区法院:
组织开展系列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青少年远离毒品,全力呵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连日来,永川区法院组织开展了系列禁毒宣传活动。
旁听庭审
零距离感受毒品危害
“0.18克毒品看似微不足道,其重量相当于9粒米,却让被告人被判处9个月有期徒刑……”6月23日,永川区法院与永川区团委组织高校学生旁听了一起贩卖毒品案的审理。该案当庭宣判后,承办法官拿出1个装有9粒米的透明袋子和1张A4纸,对比被告人贩卖的0.18克毒品宣讲起了禁毒法律知识。
此次宣判彰显了永川区法院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和力度,营造了浓厚的禁毒氛围。此次旁听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禁毒意识和法治观念,让禁毒教育真正走进了学生们心中。
联合普法
全方位筑牢拒毒防线
“太可怕了,毒品真的会让人失去一切,我们必须坚决对它说不……”6月23日,重庆永川与四川泸县两地法院工作人员走进泸县第五中学,开展川渝联合普法进校园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宣传片剖析毒品危害,讲解防范毒品的实用方法,提升了学生们的识毒、防毒能力;开展模拟庭审活动,让同学们化身审判员、公诉人、被告人等角色,体验肃穆的庭审过程,感受毒品犯罪带来的惨痛教训;组织互动交流,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回应同学们提出的“如何识别新型毒品”“发现毒品时该怎样处理”等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抵制毒品的决心更加坚定,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课堂教育
沉浸式学习禁毒知识
6月24日,永川区法院工作人员走进涨谷小学,通过发放禁毒宣传手册、结合真实案例讲解等形式向学生们宣讲毒品的危害、常见伪装形式以及参与毒品犯罪的后果,提醒大家警惕新型毒品陷阱,引导同学们树立“健康青春 远离毒品”的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导他们远离不健康的场所。
当前,吸毒人群日益低龄化,毒品样态愈渐多样化、隐蔽化,这对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永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严惩毒品犯罪,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大力开展禁毒宣传工作,有效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能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凝聚全社会禁毒共识。
记者 杨雪
市三中法院:
联合涪陵区法院进村宣传禁毒知识
“种植罂粟是违法的,发现野生罂粟要及时铲除或者报警。”“食物里面严禁添加罂粟壳!”近日,市三中法院联合涪陵区法院来到涪陵区万寿村,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展播禁毒宣传短片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毒品的种类、特征及危害,有效提高了识毒、防毒、拒毒、禁毒意识。
记者 朱颂扬
潼南区:
开展禁毒法治宣传 守护无毒健康人生
为进一步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营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浓厚社会氛围,日前,潼南区法院联合潼南区公安局、区检察院等单位,开展了以“禁毒之路、健康同行”为主题的禁毒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潼南区法院禁毒宣讲团成员就近年来毒品犯罪形势、打击治理情况以及禁毒工作取得的成果作了发言,提醒广大群众要认清毒品危害、自觉抵制毒品,同时号召每一位公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潼南区法院干警在活动现场向来往群众发放了宣传手册,同时设置咨询台,现场解答群众涉毒咨询问题。
记者 唐孝忠
忠县:
模拟庭审开进校园 三方联动筑牢防线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筑牢校园禁毒防火墙,6月24日,忠县法院联合忠县检察院、忠县公安局走进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展“青春不‘毒’行 生命不试错”主题宣传活动。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落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容留他人吸毒罪”模拟庭审拉开帷幕。忠县法院刑庭庭长彭明华担任独任审判员,对一起容留他人吸毒案进行了审理,让在场学生“零距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
模拟庭审结束后,忠县检察院、忠县公安局干警结合禁毒警示教育宣传片,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毒品仿真模型展示等形式,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冰毒、海洛因等常见毒品及依托咪酯电子烟、右美沙芬片等新型毒品的形态特征与巨大危害,并传授了实用的识毒辨毒技巧。
此次法检公三方联动送法进校园,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守护校园净土、护航青春成长注入了坚实的法治力量。
通讯员 幸银锐 唐佳琳 记者 朱颂扬
南川区法院:
法官化身“禁毒讲师” 增强学生防毒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禁毒意识,筑牢校园禁毒防线,6月23日,南川区法院法官走进书院中学,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场“面对面”的禁毒宣传活动,用法治力量守护少年未来。
活动现场,法官化身“禁毒讲师”,结合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介绍毒品的种类、特征、危害以及常见的毒品犯罪形式,开启校园禁毒教育之旅。
宣讲过程中,法官从传统毒品鸦片、海洛因,到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再到极具隐蔽性的毒品“大麻蛋糕”“大麻奶茶”等,一一剖析各类毒品的特点,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多样性和伪装性,教育他们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通讯员 路仲羽 冯琨麟 记者 朱颂扬
女子监狱:
禁毒宣传走进社区 防毒意识深入人心
为做好禁毒宣传,拓展法治宣传阵地,近日,女子监狱党员先锋队走进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举办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禁毒宣传活动。
民警组成宣传小分队向社区广场、临街商铺的居民、商户发放禁毒知识宣传手册,并依托监管工作实践解答了群众关于“如何辨别涉毒风险”“发现涉毒线索如何检举”等问题,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居民通俗易懂的防护指南。
在专题讲座上,民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讲解了新型毒品的种类、特征、隐藏包装手法及成瘾机制,揭开了毒品的“致命面具”。结合真实案例与详实数据,深入揭示了吸毒者从好奇尝试到深陷泥潭的堕落轨迹,直观展示了毒品对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危害,警示居民时刻保持警惕,切勿因好奇触碰法律红线。
记者 张柳妞
责 编:陈生容、叶桂君